以“氫能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與戰略”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最近在京召開,這是我國氫能領域的第一次香山會議。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我國在氫能領域投入較少,缺少布局規劃,建議由政府主導制定國家級氫能路線圖。
本報記者 陳歡歡
2015年是國際氫燃料電池車產業化的時間節點,奔馳、通用、豐田、現代等8大汽車公司屆時都將推出商用車,售價5萬美元/輛。在家用發電方面,日本2009年5月宣布1千瓦家用燃料電池進入商業化階段,至今已銷售6000余臺。
而在我國,雖然距2015年只有一個五年,但還未形成氫能利用的國家規劃,更別提市場。
實際上,在國家財政部、科技部2009年公布的新能源公共服務用車補貼標準中曾提出“燃料電池轎車補貼25萬元/輛,公共汽車補貼60萬元/輛”的政策。但至今有價無市,無用武之地。
是何原因阻礙了氫能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氫能到底是不是離我們很遠的“未來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氫能并不遙遠,但現有體制是最大制約,“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發展現狀來看,它們已經占領了先機,我們應該感受到壓力”。
剛剛從美國考察回國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馬紫峰也告訴記者:如果我國不抓緊發展氫能,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期望恐成泡影。
今年6月中旬,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千人計劃”特聘教授程寒松、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佟振合和毛宗強擔任執行主席的香山科學會議第400次學術討論會召開,這是我國氫能領域的第一次香山會議。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我國在氫能領域投入較少,缺少布局規劃,沒有制定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他們建議由政府主導制定國家級氫能路線圖。
家用系統有賴補貼
目前全世界已有上萬臺燃料電池電站,但其推廣還離不開政府補貼。
據悉,日本1千瓦級燃料電池售價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多萬元,政府補貼130萬日元,除去補貼后約合人民幣12萬元。利用這套電池系統,日本家庭每天可將多余的電力賣給電網,同時利用散發的熱量獲得免費熱水。
美國家庭房屋較大,燃料電池規模在5千瓦左右,售價5萬美元。目前在加州銷量較好,主要原因是該州能享受到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雙重優惠,除去補貼,用戶需支付3萬美元左右。
不過,這樣的價格放在中國仍然較高,但毛宗強透露,如果這些技術能國產化,成本將大大降低。
據悉,家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由重整器、燃料電池和逆變器三部分組成。其中我國重整器水平還不過關,一氧化碳含量達到幾十甚至100ppm,導致催化劑鉑金中毒,但日本技術能低于5ppm,大大延長了電池壽命。此外,國產燃料電池中鉑金用量數倍于國際領先水平,因而成本較高。
因此,如果引進重整器,降低燃料電池中貴金屬催化劑的用量,同時開發高效的儲氫技術,結合國產燃料電池技術和逆變器,我國將能大大降低家用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使之普及推廣。
2009年2月,中國氫能代表團曾赴日本考察談判,試圖引進日本的家用燃料電池技術,尤其是重整器部分。未果。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