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材料制成的精彩時裝秀、大人孩子同心協力搭建的綠色家園、生動有趣的環保科普小游戲……7月3日和4日,深圳市首屆中國(深圳)國際青少年環保節在少年宮舉行,來自多所學校、幼兒園的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在快樂的游戲中了解環保、支持環保。
7月3日上午9時,少年宮的水晶大廳內,來自多所學校、幼兒園的孩子們歡聚一堂,參加我市首屆中國(深圳)國際青少年環保節。此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人居環境委、共青團、環境部宣教中心主辦,還邀請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名環境教育專家和學者參加。
開幕式上,小朋友們表演的環保主題節目個個生動有趣,博得了外國嘉賓們的熱烈掌聲。華僑城小學的《打擊樂——奏響環保之歌》更是別具一格,飲料盒、舊報紙、購物袋、舊毛巾等生活廢棄物經改頭換面變成了演出服;垃圾桶、垃圾蓋、鐵飯盒也搖身變成打擊樂器,孩子們“變廢為寶”,在臺上奏響了一曲歡快的環保之歌。如此有環保創意的演出,令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的外國嘉賓們嘖嘖稱贊。指導老師告訴記者,這些演出服和道具的制作,都是孩子們親手完成的,整個過程中,孩子們收集生活垃圾,學會了垃圾分類,也懂得了環保的意義。
開幕式上,來自南油小學六年級的韓承罡和四年級的高婧菡將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禮物送給環境教育基金會。韓承罡精心設計了一幅版畫,并利用兩個星期的課余時間將它完成。“我將這幅版畫命名為《低碳生活,從我們做起》,畫面由4幅小圖組成,分別體現了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和步行出行的低碳生活方式。”韓承罡向記者解釋,他希望以這份小禮物,通過國際環境組織,向全世界的小朋友傳達一種低碳生活的理念,呼吁全世界的小朋友和大人們呵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一起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而努力。高婧菡贈送給環境教育基金會的禮物是一幅十字繡。她告訴記者,這幅十字繡是她在媽媽的幫助下,花了兩個星期制作出來的:“十字繡上是一個和諧的深圳家庭,我希望外國小朋友們能通過這幅畫,感受到我們深圳是個美麗的城市,我們在這里和諧幸福地生活著。”
接過深圳孩子們精心制作的禮物,來自德國的環境教育基金會代表Heiko Crost動情地說:“此次中國之行,我們親眼目睹深圳是個美麗的城市,深圳的孩子們為環保所作出的努力也讓我們深深感動,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深圳更美好的未來。”
開幕式接近尾聲,孩子們熱情地邀請市人居環境委主任劉忠樸、副主任林翰章以及環境教育基金會的代表們一起為深圳搭建一所綠色家園。在嘉賓們的協助下,孩子們熱情高漲地用環保大紙箱“搭積木”。很快,一所漂亮的綠色房屋呈現在人們眼前,這就是深圳的綠色家園、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