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的日子多了;繞城而過的黑水河重返清澈引來白鷺野鴨安家;推開家門能見綠,出門500米就進公園散步……過去的一年里,市民們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生態環保民心工程帶來的變化。去年,牽頭實施生態環保工程的市環保局、市園林局等6個部門都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通過系列生態環保工程,重慶繼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后,去年還順利通過了國家森林驗收,離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越來越近了……
前年,我市啟動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去年,創模工作進入攻堅階段,為了讓天更藍、水更清、綠地更多、城市更宜居,我市開展主城次級河流綜合整治、“藍天行動”、“寧靜行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態環保工程,逐漸改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截至去年年底,26項考核指標中我市已有22項達標。其中,主城區去年共收獲了324個“藍天”,超出國家模范城市考核要求13天。主城區納入綜整治的14條次級河流當中,已有9條河流經過治理達標。
去年一年,除了天晴時能見到更多的藍天白云、家附近的臭水河變清外,市民還發現,重慶城里的綠色也越來越多。據了解,通過實施“森林工程”建設,去年,全市新建成龍頭寺森林公園、龍景湖森林公園(園博園)等城市森林公園20個;通過拆危建綠等方式建成社區公園50個;主城區新增城市綠地2613萬平方米,市民在家能推窗見綠,出家門步行500米就能進公園。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前,占地100余畝的涂山湖是南山的一顆明珠,一到夏天,不少市民來到湖里暢游,四周的青山綠水也引來鳥兒安家。但隨著城市開發建設,隨意傾倒的生活垃圾、直排放河的各種污水把涂山湖變成一條黑臭河。
作為生態環保民心工程,南岸區對涂山湖開展了一年多綜合整治,完成了庫體清淤、庫周綠化等一系列環保工程。2日,記者再次來到涂山湖公園,看到不僅湖水變清了,湖四周還種植了黃葛樹、銀杏、皂角、香樟等樹木,修建了沿湖健身步道、仿古廊橋、休息文化廣場等供市民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南湖社區是主城最老社區之一。隨著城市發展建設,不僅南湖變成了臭水塘,社區內的房屋也破敗不堪。后來,通過開展污水治理、社區綠化等系列生態環保改善工程,這個老社區已變身成為公園社區,不少搬走的居民又搬了回來。。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