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想到的是“電容+電池”的模式,解決了一般電動車持續力和爆發力不可兼容的難題。即起步加速用電容,爆發力強,行駛中用電池,持續時間長。如果只采用單一電容的話,走不多久就要充電,使用的方便性有所打折。
然而,這一路走來坎坷和艱辛只有帥鴻元和他的同事自己清楚。為了買一輛舊電車,花了兩年多時間才找到一家公交公司愿意賣。更不用說開發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了測試電池,瑞華幾乎試過了所有品種的電池。“到如今,我們倉庫里還堆積著很多電池。”帥鴻元說。
銷售從“免費”起步
然而,好產品不一定有好市場。“由于瑞華不是國企,人家在知道企業性質后總是喜歡打上問號。”據悉,在產品推出后,為了找到用戶,瑞華采用無償提供、免費使用的策略。不僅把車輛免費提供給別人用,而且還要幫別人建好充電設施,提供維護人員。“連電費都是我們出的,使用單位只要提供一個駕駛員就行了。”帥鴻元對起步的艱難記憶猶新。
一直等到國家支持的補貼政策出臺了,雷博才守得云開見日出。不久后,825路公交車示范運行的車輛增加了,雷博也先后成為奧運會、世博會的服務車。此后,其他城市的訂單紛至沓來,合作的車企更是越來越多。
“政府的重視非常重要。”帥鴻元認為,在起步階段,政府的補貼對推動新能源車的普及非常重要。
“這也是國家重視的一個信號。”帥鴻元期望下一步政府能有強有力、細化的措施落實到位,如節能單位的比例、低碳指標考核及獎勵等。
“讓人有榮譽感。”他說。
“不回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