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印染廢水處理中的運營與管理
于德利, 龐維珍, 黃 翠, 王光進, 趙 靜
(山東德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煙臺 264002)
摘要:本文介紹了氣浮-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工藝在印染廢水處理中的應用與運行管理。運行結果表明,當進水BOD5為200~300mg/l,CODcr為800~1200 mg/l,處理后出水達到國家《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中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該工藝具有適應性強、處理效果穩定、有機物及色度去除率高等特點,因此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關鍵詞:紡織印染廢水;BOT方式;接觸氧化
在工業各行業中,紡織印染業的COD排放量位居第四位。在我國工業行業的四大重點COD排放行業中,從1998~2003年,造紙、食品行業的COD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而紡織印染和化工行業的COD排放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紡織印染業的比重從4.7%上升到2003年的5.6%,五年間上升了0.9%。據統計,2003年紡織行業廢水排放總量為14.13億噸,其中印染廢水約為11.3億噸(占紡織印染業廢水的80%),由于染整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量很大,一般可達印染企業用水量的70%~90%。目前我國平均每染100米布產生廢水4~5噸。而且隨著我國紡織出口產量的增長勢必帶來廢水量的增加。
印染廢水由染整工序中排出的助劑、染料、漿料等組成,毒性不大。造成印染廢水色度的是排放出的染料,印染加工過程中約有10%~20%的染料隨廢水排出,廢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線,降低水體透明度,對水生生物和微生物造成影響,不利于水體自凈,同時造成視覺上的污染,嚴重的會影響人體健康。而且隨著花色品種的增加,染整工藝不斷更新,其中某些工藝導致了污染的加重。如近年來風行的堿減量工藝,由于纖維中大量的對苯二甲酸被溶出,導致COD含量大幅增加,其廢水中COD可達20000~80000mg/L;同樣原理,海島絲工藝的廢水中COD高達20000~100000 mg/L。這些新工藝的采用為印染廢水的處理增加了難度。有些企業
環保設施質量差,更輕視運營管理。由于企業不愿對治污設施合理投入,使得一些
污水處理設施在設計、施工等方面質量低劣,工藝流程短,設備性能差。廢水處理是一項技術含量高的系統工程,從設計、施工、設備選型、調試到生產運營各個環節均需專業知識和嚴格規范,并且要在生產過程中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隨時進行調整,需專門的技術人員執業。但由于企業對此不重視,所以在技術人員的配備上基本空缺,更缺乏應有的培訓和管理。因此,印染廢水處理行業亟需正規專業的
環保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行印染行業的運營管理技術,提高我國印染水處理的總體水平。
山東德利
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原煙臺德利
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在環境污染治理及市政及設備安裝領域已有近20年歷史。公司在多年的工程設計和實際運行中,根據印染廢水的特點——
污染物濃度高、色度高、PH值變化范圍大等特點,開發出適合此類廢水處理、具有自身特點的好氧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于2001年率先以BOT (Build – Operate - Transfer)方式承建了煙臺某紡織印染廢水處理工程,日處理水量2500 m3。
1 工程概況
環保論文 環保科技論文
上一篇:
紫外線消毒設備在污水廠運行管理中的維護和保養
上一篇:
微生物法處理電鍍廢水的研究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