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砂池是是采用物理法將砂粒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的一個預處理單元,是在水處理廠常見的預處理構筑物,其作用主要是用于從污水中分流出相對密度大于1.5且粒徑在0.2mm以上的顆粒物質,主要包括無機性的砂粒、礫石和少量密度較大的有機性顆粒等,以防止后續水處理構筑物堵塞和使處理構筑物容積減小。按污水在沉砂池中的流態,沉砂池分為四種:豎流式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和曝氣沉砂池。
豎流式沉砂池除砂效率差,運行管理不便,因而豎流式沉砂池在工程中很少應用。以前所建水處理廠應用較多的是平流沉砂池,而新建水處理廠中旋流和曝氣沉砂池應用越來越廣泛。平流式沉砂池具有構造簡單,除砂效率好,不需要特殊設備,投資費用低的特點,因而在水處理廠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其也有機械化程度低、清砂困難而人工勞動強度大、勞動條件差的缺點,因而其正被機械化程度高、運營管理方便和占地面積小的旋流沉砂池和功能更具優勢的曝氣沉砂池所取代。但是很多已建水處理廠特別是
污水處理廠采用平流沉砂池排砂、貯砂池分離,該種方式除砂勞動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為此,很多水處理廠在積極探詢如何解決改善勞動條件和降低勞動強度的改造方法。
天津某區一
污水處理廠,原始設計采用平流沉砂池、貯砂池、人工清砂的除砂工藝,實際運營時,由于該廠污水水質較差,致使人工清砂強度很大,同時環境惡劣,給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同時也不利于企業貫徹ISO14000標準。為此,本文介紹通過改變污水處理廠平流沉砂池的工藝過程,解決了上述問題,基本過程如下。
1 原有除砂系統
1.1 系統組成
該污水處理廠設計采用傳統的平流沉砂池、貯砂池、人工清砂的除砂預處理工藝,原有平流沉砂池一體建設,分兩個系列,每系列設有兩個儲砂斗,每個斗底部有一根DN150排砂管通往貯砂池,貯砂池一座。
從沉砂池沉砂效果來看,運轉良好,能有效的使大的砂粒沉積下來,通過排砂管排入貯砂池,經由貯砂池砂水分離后再定期經人工清砂,可很好達到除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