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開年以來全球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先是海底的大地震造成了數以百萬的人無家可歸。隨后又是菲律賓的大洪水,西班牙的泥石流大爆發,緊接著智利附近又發生了8.8級的地震、1月28日凌晨起,海嘯相繼影響湯加、澳大利亞、夏威夷、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尼、日本、菲律賓、中國臺灣乃至中國大陸等沿海10多個國家或地區。
而其實早在2004年的2月22日英國《觀察家報》,披露了美國的一份關于全球氣候變化預測的“重要”報告。羅勇在美國全球商業網絡咨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簡寫為GBN)的網站上找到了這份題為《氣候突變的情景及其對美國**的意義》的美國國防部報告。
報告中特別提到了2010年的中國氣候狀況:
———季風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后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國現在“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時候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風可以為中國帶來降水,但也會引起負面效應,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由于水汽蒸發冷卻作用的降低,會引起寒冬延長,夏季高溫增加。
這些預測與今年我國遇到的西南旱災的情況完全符合。自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國西部地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災,受災面積之大、人群之廣、農業損失之慘重都是前所未有的。
對于全球正在遭受的自然災害,背后元兇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關注。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相應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氣中應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沒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漸增加,溫室效應也不斷增強。就在去年,全球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帷幕。從大會開幕的一刻起,全世界進入哥本哈根時間,一場關乎全球氣候變化、關乎人類未來命運的談判正在進行中。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在2012年到期,對于溫室氣體的下一階段減排目標面臨重新擬定,因此此次大會格外受到各方關注。
在環保事業上,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尤其受到世界關注。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增長時期,而這種增長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產業帶來的。目前,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政府面臨的最大環境課題。此次我國的大力減排目標,表達了我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強決心,以及對社會長遠發展的負責態度。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化工包括涂料行業的減排任務可謂任重道遠。
在美國陶氏化學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前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相信美國對于解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的問題所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計劃通過利用催化劑,減少位于德國路德維希港己二酸裝置的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
在中國2009年,北京市即淘汰全市污染嚴重的生產稀釋劑、涂料、油墨、黏合劑等小型化工企業和鑄造沖天爐、單段煤氣發生爐等生產工藝及設備。在廣東作為中國低碳健康漆的第一品牌中山雅城化工有限公司通過投資建立全新生產線、改進生產工藝等手段外,還運用“生物能”、“BPP仿生因子”等現代高科技手段改善產品環保性能,不僅在生產過程中真正做到節能、減排,而且在應用的各個環節,也確保產品更具有功能性、更低VOC揮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而更環保。并且公司很早開始就對外宣布,只要購買他們公司生產的低碳油漆涂料不管買多大容量的他們都會向環保工程捐款一元,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該基金募捐10多萬元的善款用于改善環境。在此基礎上公司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還特別在陽江建立了面積多達1900畝的橡膠林種植基地。這一舉措能夠在根本上減少企業在產品生產、運輸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一經推出就受到了行業內一致的好評。記者通過調查還了解到其實早在2009年在雅城公司內就發起了“碳補償”倡議,不僅規定公司員工通過種植相應的綠樹來補償工廠的碳排放,而且建議出差、休假期間選擇私家車或乘坐飛機出行的員工,計算出自己的“碳足跡”后通過種植相應的綠樹來補償自己的碳排放,以這種方式為保護環境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