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統計局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北京在建工程的面積達到1億平方米。另據有關部門測算,住宅誘發的投資系數為1.5~1.7。也就是說,每投入100元的住宅投資可拉動150~170元建筑材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需求,每銷售100元的住宅可以帶動130~150元的其他商品銷售。作為重要關聯產業,建筑
涂料市場無疑會隨著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發展而發展。由此可以預測,未來的
涂料市場具有很大發展空間,外墻
涂料、地面
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的市場需求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國內建筑涂料不容樂觀 國內建筑涂料市場需求龐大、前景光明已毋庸置疑,但我國涂料企業的發展狀況卻不容樂觀。首先,國內涂料企業營銷策略失當。與歐美涂料市場相比,國內涂料市場還很不成熟,國外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指標,而國內消費者注重品牌。所以,立邦、ici等這些外資企業非常重視廣告和品牌的宣傳,而國內涂料企業卻往往采取喝涂料、涂魚缸、到繁華鬧市區給模特涂油漆等一些可能會“適得其反”引起消費者反感的方式。其次,從整體方面與國外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產品雖能達到國際同等水平,但品種、顏色等比較單一,致使產品的發展狀況不盡如人意。第三,國內涂料企業小而散、技術落后、產品研發能力較差。中國涂料企業現有近萬家,但沒有一家企業能夠進入世界涂料50強,能達到年產5000噸以上的大型企業也不足3%。第四,國外同行介入,洋品牌爭奪國內市場。中國加入wto后,巨大的市場需求,促使國外同行業加大投資力度,力圖以技術性能和規模化經營戰略進入中國涂料市場,例如:“立邦”公司以其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及強大的品牌優勢,并配以猛烈的廣告攻勢,僅僅兩年多的時間就占據了中國近一半的市場份額。第五,洋品牌在中國投資建廠,實施“本土化”的戰略,使中國涂料企業更加處于不利地位。
綠色環保涂料成主流 由于全球范圍內的環境壓力正在改造著涂料工業,使得發達國家的涂料工業進行了調整,也迫使全球涂料市場朝著更適應
環境保護要求的方向發展。世界各國
環保法規的日益強化,大批
環保條例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排放量、使用有害溶劑、固體廢棄物以及顏料中的鉛和鉻等重金屬含量都作了嚴格的規定,迫使各大涂料公司紛紛致力于“綠色”
環保涂料的開發、生產和應用。隨著城市建筑設計要求的日趨提高,原有的建筑裝飾材料正面臨挑戰,符合
環保要求的無毒高性能涂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登陸中國的“洋涂料”,也是擎出“
綠色環保”這個王牌概念。當前,我國已禁止有害的建筑材料在市場上銷售。國外涂料企業把它看做是搶占甚至重新瓜分中國涂料市場的“黃金時段”,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有關資料表明,國外的
環保涂料平均使用率已經達到80%,而在我國卻不足25%,而這25%的使用份額絕大多數還被外資涂料企業的產品占據。 強制性認證提高準入門檻 涂料行業強制性認證制度的出臺,無疑能夠提高市場涂料產品質量;而其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從政策角度對行業產業升級進行規范。 這次涂料產品國家強制性認證是對《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十項國家強制標準的進一步強化,認證內容包括三部分:涂料生產設備和技術管理,技術文件、檢驗儀器設備,產品質量抽查。在對涂料企業進行認證的同時,國家涂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在加緊進行涂料產品的檢驗,雙管齊下。認證的實施,很明顯的一個方面就是提高了涂料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 據專家分析推測,以我國目前的水平,若完全按新標準進行生產,涂料企業只有大量使用進口原料,這樣企業成本大約要提高10%~20%。但由于市場對價格的承受有一個過程,成本的提高大部分還只能在企業內部消化。因此,在準入門檻提高、成本增加等多種因素下,沒有規模、技術低下的企業將難以過關。顯然,這會逼得涂料業重新洗牌。國家強制認證推出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認證制度的推行,對涂料行業進行產業升級,改變目前的尷尬狀況。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上一篇:
涂料大比拼:土洋品牌各有千秋
上一篇:
涂料選購全攻略:進口涂料為啥貴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