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普光氣田普降大雨。采氣廠各集氣站職工加密了裝置、管道的巡邏次數,采取防范措施,嚴防大雨給氣田生產造成不良影響。
自普光氣田投產以來,采氣廠嚴抓生產管理,強化各項安全制度的落實,認真細致分析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集輸系統實現安全平穩運行。
為確保生產有序運行,采氣廠建立健全生產運行制度,制訂了《生產運行管理辦法》、《干部值班制度》、《高含硫集氣站(管道)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生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生產運行網絡及各級組織機構職責,明確生產管理工作流程,生產運行和信息傳遞流程進一步通暢;建立了以廠調度室為信息樞紐,以中控室為操作中心,上下貫通、橫向緊密、集中統一、協調高效、信息流暢、職責明晰、執行有力的生產運行管理體系,基本滿足了集輸系統生產運行和應急處置的需要。同時,該廠抓好以站場為中心,基層班組為重點的生產組織管理工作,將巡線和酸液焚燒等外包業務納入站場管理,形成區域管理網絡。
遏制管道腐蝕對于高含硫氣田的安全運行來說至關重要。該廠建立了完善的腐蝕監測系統,在集輸管道上采用腐蝕掛片、電阻探針、線性極化探針、電指紋等方法進行實時在線腐蝕監測。腐蝕監測系統測得的數據通過網絡傳至站控室或中控室,便于技術人員及時分析處理數據,及時調整緩蝕劑的加注量及批處理頻次等。目前監測數據顯示,集輸系統腐蝕速率低于每年0.076毫米的腐蝕控制指標,處于受控狀態。
為了保證集輸管道“體魄強健”,該廠加大酸性管道清管、緩釋劑批處理工作力度,及時收集現場緩蝕劑連續加注信息,不斷總結清管和批處理經驗,完善緩蝕劑批處理作業方案。截至目前,該廠對已投產的15條集輸管線進行管道清管和批處理作業109次,避免了腐蝕介質與管壁的直接接觸,有效控制了酸氣對管道的腐蝕,保障了集輸管道的安全運行。
對氣藏實施動態管理是保證氣田平穩生產的關鍵。該廠認真開展氣藏動態分析工作,建立了廠、區(站)、管理組“三位一體”的開發管理工作體系;強化動態監測,取齊、取全、取準各項資料,加強氣樣、液樣取樣分析化驗工作,為氣藏開發方案的制訂提供翔實依據;堅持定期召開動態分析會制度,從地層到井筒,從井筒到地面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為制訂切實可行的氣井生產制度奠定堅實基礎。
面對生產中遇到的難題,該廠大力開展技術攻關,著力破解生產難題。針對普106—2H等3口井因套壓異常無法正常生產的問題,該廠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分析,不斷實踐,通過在現場安裝套管放壓流程,把套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使氣井生產保持穩定。針對節流閥、分酸分離器捕霧網等頻繁堵塞的問題,該廠采取溶硫劑加注及電伴熱帶加熱等方式,較好地解除了堵塞問題,保證了集輸系統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