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王光星
本報訊“6月30日前黃姜排污不達標的縣市,不得開工新上項目。從現在起,萬元產值能耗、污染物排放是十堰經濟發展的兩個鐵門檻,不達標者,政府不批項目、不給用地、不放貸款!”湖北省十堰市委書記趙斌的話斬釘截鐵。近日,十堰市政府與所轄9個縣(市、區)簽訂環保、節能“軍令狀”。
“環境治理并不影響經濟發展。去年十堰市gdp和財政收入分別實現9%、18.3%的增幅?!笔呤?a href="http://www.hntv520.com" title="環保局" target="_blank">環保局長吳成昌告訴記者,去年十堰市在招商引資中,否決污染項目32個,關停高污染、高能耗企業121家。籌資2.76億元建起城市污水處理廠,更新改造電解鋁、皂素、汽車鑄造等骨干工業項目生產線43條,投資1.2億元綜合治理小流域105條,退耕還林89萬畝,削減污染物排放量2.3億噸。
為切實落實環保措施,十堰市還在漢江、天河、堵河等重點河段設立9個水質監測站,對125家排污企業實施排污許可制度,56家重點企業污染防治實施在線監控。十堰市還建立能耗公示制、節能減排月報制,將環保、節能納入政績考核范圍。環境治理效果明顯,去年十堰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78.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1.23%,城市空氣優良率達到94.5%,境內漢江、金錢河、堵河等主要干流水質均達到國家ⅱ類標準,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