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慧 記者 薛婧
本報29日訊29日,省政府生態省建設及環保目標檢查團來到哈爾濱市檢查該市生態省建設及環保年度目標落實情況。據介紹,2006年,哈市圓滿完成了生態省建設及年度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級以上生態示范區7個,農業生態示范縣(市)4個,達到縣(市)比例的75%,建設市級以上環境優美鄉鎮69個,達到全市鄉鎮的35.8%。
2006年,哈市通過政府帶動和發揮市場主渠道作用,生態建設和污染治理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初步建立了“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社會化經營”的污染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先后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解決資金33億元,全市環保投入占gdp比例達到1.65%以上。
這一年,該市新建1處自然保護區和1處生物物種保護區,全市自然保護區覆蓋率達到13.45%。全市新植樹木334萬株,超過年計劃的224%,新增綠地面積722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0.16%,人均公共綠地由6.4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實現了建成省級園林城市的目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4萬公頃,為年初計劃的344%,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42%以上。全市共完成造林33.8萬畝,綠化達標屯1023個,建立生態園林村133個,綠化道路1122公里,治理重點流域121個,完成農田防護林帶368條,完成治沙造林10925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4.2%。
在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該市加大了環境治理工作。在新項目審批時,嚴格按照“以新帶老”、“增產不增污”、“區域平衡,總量控制”等原則,落實環保審批制度,2006年共對1431個建設項目進行了審核把關,直接和間接否定了選址不合理、難以配套建設污染處置設施、環境風險大等22個新建項目,控制了新污染源的產生。
同時,重點推進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建設。2006年該市有9個重點治理項目列入規劃中。目前,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哈爾濱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華爾化工有限公司、哈爾濱高科大豆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生物制品一廠等5個企業已開工建設治理項目,現已完成投資2263萬元。另外4個項目計劃2007年開工建設,2008年底前所有治理項目將竣工運行。
該市還加大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監管力度。強化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監管。環境監察人員每月對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進行現場檢查,每月進行監督性監測,不定期進行現場抽查,確保了污水處理廠正常、穩定運行。2006年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cod排放較上年度削減32424.87噸。推進了集中供熱和聯片供熱工程建設,新增集中供熱面積827.7萬平方米,停用分散小鍋爐115臺,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1%。加大燃氣管網改擴建工程,積極推進引大慶 建設工程,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24.4%提高到49.9%。為防止原程家崗垃圾場對松花江水體造成污染,對程家崗垃圾場進行了封場覆蓋,2007年可完成整體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