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環保局長會議強調
環保部門審批建設項目"四個不批"
嚴禁越權審批、降級審批,今年起對此類違規問題發現一起,糾正一起,通報一起
本報1月29日訊(記者吳艷榮)今天召開的全省環保局長會議強調,環保政策和執行力要像鋼鐵一樣堅硬,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建設項目審批,做到“四個不批”: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選址、選線與規劃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項目,一律不批;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一律不批;在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生態破壞嚴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態恢復任務的地區,對增加排污總量和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項目,一律不批。
會議指出,雖然環保部門強化了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問題仍相當突出,存在著重審批輕監督,重環評輕“三同時”(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區域性開發項目,必須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重微觀辦理輕宏觀分析等問題,主要表現為越權審批、降級審批和監管缺失。
從今年開始,我省將把排污總量指標作為新建項目審批把關的“總閘門”和前置條件,建立一套科學嚴密、運轉有序、層層把關的排污總量指標審核程序,切實落實“增產不增污”或者“增產減污”的總要求,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決不允許突破總量控制指標。同時,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級審批規定,該報國家審批的報國家,該報省里的報省里,嚴禁越權審批,嚴禁化整為零自己批。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要求,嚴禁降低審批等級。從今年開始,此類違規問題發現一起,糾正一起,通報一起。
為切實把好環保審批關,我省還將在強化驗收、加強監督檢查、做好審批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對未落實“三同時”的建設項目一律責令停止生產或運行,對于拖延試運行時間不驗收的,一律依法限期驗收,追繳排污費,公開曝光。對治污設施排放不達標的,限期整改,限期驗收。而對于違反“三同時”制度的企業,在沒有整改合格前,不再受理該企業新、改、擴建項目的環評審批。全面清理新開工項目,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三同時”制度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