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80輛以LNG(液化天然氣)為能源的通道空調車,正式在長安街上亮相,分別在1路、52路、99路3條線路投入運營。據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常規公交線路使用清潔燃料通道空調客車在全國尚屬首次。一輛“巨無霸”設計負荷可載200人,可連續行駛300公里以上。(10月1日《新京報》)
有評論員認為,巨無霸公交的投放就像一條移動式的環保宣傳廣告,行駛在北京的多條道路上,這無疑將緩解北京交通壓力,緩解擁堵同時減少污染排放。其實,早在數年前四川達州早已將城市公交及部分短線客運車輛更換為使用液化天然氣為能源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就連覆蓋該市主城區及周邊縣市區的出租車約2000余輛也全部使用了液化天然氣為動力燃料。為何?北京遲遲上線,僅180輛這樣的公交車,卻引來了無數馬屁精的褒揚?難道,國內其它城市上線的各種清潔能源公共交通工具,不值得稱贊?反而,北京這樣的首堵城市做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的改變,卻可以得到屁精的表揚。這難道不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嗎?
據了解,在蜀地有多個城市低碳指標不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也超越了國際標準。部分城市憑低碳指標賺取外匯,贏得了多個國家的高度評價。是的,大家都非常清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PM2.5成了中國所有城市人們心中的痛。有評論作者以為,北京投放多輛“巨無霸”,很好地解決尾氣污染問題。不是不值得贊揚,而是不值得如此贊揚。作為一個國家的心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此遲緩的行動,不是一個大國首都應有的態度。相比國內一些收入低廉、經濟貧困的地區,能在數年前就全面轉變思路,樹立環保意思,改變城市環境的具體行動,北京的這一舉措無疑有擦環保皮鞋的味道。
的確,作為城市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當樹立環保意識,多乘公交,少開私家車,讓公共交通工具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無論是北京、還是廣州、或是上海,乃至國內各大城市,遲緩的環保理念早已不值得如此褒揚,反而應該就他們這種只顧GDP增長,不顧環境生態的做法予以譴責和鞭策。對于如此遲緩的行動,更應當給予強烈的指責和批評,而不是一味的拍馬屁,擦皮鞋。
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人人都具有環保意識,是理所應當的職責。對于一個不值一提的舉措,大肆宣揚,不顧事實的夸獎,有悖評論人的職業操守,難道不應該受到網民的指責?筆者以為,城市環境的污染與執政者的發展理念不無關系,也與只顧經濟總量增長而忽視人文環境的執政理念有著不可輕視的關系。為此,呼吁各級政府拿出具體行動,別再做犧牲子孫后代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帶血的GDP。
[稿源:紅網]
[作者:楊濤]
[編輯:司馬清]
(原標題:北京“巨無霸”公交擦環保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