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青藏鐵路打破了我國過去工程建設“先破壞后治理”的舊模式,嘗試和探索了我國重大工程環保新模式。
????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副指揮長拉有玉說:“青藏鐵路是一條‘工程未動,環保先行’的鐵路,在鐵路的規劃、設計、施工之中始終貫徹環保原則。”
????青藏鐵路開工之前,國家有關部門對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物種和生態進行了專題研究。青藏鐵路確定的環保目標包括:確保凍土環境保持穩定、江河水質不受污染、水土流失防護得力、高原植被有效保護、野生動物遷徙自由、鐵路沿線景觀不受破壞等。
????據審計署今年3月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青藏鐵路建設單位認真貫徹環保要求,緊密結合工程項目建設,全面安排和落實了環保措施相關投資15.4億元。
????一位環保專家指出,青藏鐵路在環保責任制上進行了創新和探索,為了落實好環保責任制,青藏鐵路首創了質量、環境、責任、安全一體化綜合管理體系。這四位一體的環境管理體系,就是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專職環保監理四位一體的一線環保監理制度,以及從上到下層層簽訂環保責任書。這些措施,不僅在我國的鐵路建設史上第一次采用,就是在我國大型重點建設項目中也都是首次采用。
????嚴格的管理措施使青藏鐵路成為我國重點工程建設環保的典范。首次為野生動物修建遷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區移植草皮……青藏鐵路填補了我國大型工程建設中環保建設領域的多項空白。
????青藏鐵路在開工前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進行了超前思考。據介紹,設計部門通過盡量減少車站的方式來降低車站排放物對環境的影響。對于必須設置的車站,采取相應的污水和垃圾處理措施,各類垃圾定期通過“垃圾列車”運送到格爾木進行集中處理。
????記者曾在青藏鐵路采訪時看到這樣的場景:在西藏那曲地區安多縣境內的錯那湖畔,一條用13萬條沙袋筑起的20多公里長的矮墻蜿蜒而過,將青藏鐵路工地與碧波萬頃的湖水隔開,有效預防了泥沙、污水進入湖中,工地建設如火如荼,湖泊依然圣潔如昔。
????近日,記者在青藏鐵路當雄車站看到,鐵路路基上移植的草皮與周圍的高原綠草已自然融為一體。一條“綠色巨龍”在青藏高原蜿蜒盤旋,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動人畫面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