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徐瑞哲)“中意綠色能源樓”昨天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落成,融中意雙方合作開發的近20項節能技術于一身,包括多項在上海世博會低碳、零碳館應用的高新科技。三層樓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內,分布著各種新能源實驗室以及智能家居樣板房,專家預計相關技術5到10年內將走進尋常百姓家。
綠色能源樓為白色建筑,采用雙層墻結構,內層是隔熱玻璃幕墻,外層則是好似細胞切片的 “陶土幕墻”。2.57萬塊鏤空圖案的陶土板,構成369片長條形幕墻單元,每片幕墻單元可像百葉窗一樣轉動開合。意大利設計師介紹,這樣的外立面可控制光滑內立面上的陽光遮蔽程度,既避免夏季直射,又保證冬季采光。
能源樓內部,各種綠色能源 “打擂臺”,接受適用性考量。如太陽能應用,有多種太陽能空調和太陽能制冰系統;又如熱泵系統,包括地源、水源、空氣源以及“二氧化碳源”各種熱泵;另外,生物質能發電、風(能)光(能)互補發電、智能微型電網等技術也應有盡有。中方項目負責人、上海交大制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所長王如竹教授介紹,新樓本月獲得美國綠色建筑認證體系LEED金牌認證,被業界認為是目前國際上功能最全面的綠色建筑能源系統研究平臺。
意大利環境、國土和海洋部長克里尼和上海交大黨委書記馬德秀為新樓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