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3月3日電(見習記者 趙小燕)杭州嘉興等浙江省內環杭州灣5市PM2.5監測數據公開在即,浙江省環保廳廳長徐震今天表態稱,無論如何都會公開PM2.5數值,“就算監測數據很難看,甚至都達不到第一期過度數據,也要公開”。他認為,監測公開PM2.5數值根本目的是為了治理環境,只有讓公眾知曉情況,才能夠喚醒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和治理。
“公開PM2.5數值根本目的是治理環境”
在上周舉行的第八屆浙江省環保大會上,浙江省環保廳廳長徐震宣布,浙江將率先在環杭州灣地區開展PM2.5監測。
對公開時間,浙江省環保廳方面的計劃是,最遲在3月底,浙江省內環杭州灣地區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5座城市將實現逐日公布空氣中PM2.5含量的當日平均值。
而在今天召開的浙江省環保宣教會上,徐震表示公布具體日期還未最終敲定,但他表態十分堅決,“就算監測數據很難看,甚至達不到第一期過渡數據,也要公開”。
他說,監測公開PM2.5數值根本目的是為了治理環境,只有讓公眾知曉情況,才能夠喚醒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和治理。
“環保部門是最需要訴諸公眾的部門,環保信息公開,讓公眾具有知情權參與權,把問題真實情況告訴公眾,再告訴他們如何改善,才能根本改善環境。”
據悉,2013年年底前,浙江縣級以上城市均將具備PM2.5監測能力,并將在2014年1月前實現全面公布。
事實上,對于環境信息的公開,浙江環保方面向來態度鮮明。除即將公開的PM2.5監測數值外,多項環境數據已在浙江實現公開。
目前,浙江省已實現公布的還包括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狀況。據浙江省環保廳監測與信息處處長張福健介紹,目前浙江飲用水水源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也已在建設中,“2012年,浙江將完成飲用水水源水質自動檢測系統建設和試運行,2013年可全部啟動,而該數據也有希望公開。”
“公眾是環境創建主體,而不僅是審判員”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將不再僅是一條口號,在浙江省環保廳已確定的工作任務中,“抓好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就被單獨列出。
徐震認為,目前浙江已處在環境質量改善的拐點時期,環境保護急需公眾參與,而不能靠環保部門單打獨斗。
他說,環境不會嫌貧愛富,它伴隨人的一生,也伴隨人類社會發展全過程,“人人都可以制造污染,而良好的環境則需要人人參與,實現共享共建。”
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盧春中也語出犀利,“在環境保護事業中,公眾應當是環境創建主體,而不僅僅是審判員”。
目前,浙江民間環保組織和志愿者隊伍正在逐步壯大。僅去年浙江臺州“清源行動”一項中,就有近20個民間環保隊伍、5千多名熱心志愿者參與。志愿者們對浙江省內8大流域、10多個飲用水庫開展了污染源調查、垃圾清理、環保宣傳、污染受害者維權等內容,解決了30多個污染問題。
同時,浙江各地市正逐步探索公眾參與環保渠道。在浙江嘉興,公眾不僅對污染企業摘帽有否決權,且對環境行政處罰有投票權。
徐震說,浙江省對公眾參與環保的制度方向是,“暢通民眾訴求、動員民眾力量參與、形成公眾參與制度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