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0月31日訊 記者郄建榮 環保部近期完成了對全國近千家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以下簡稱“環驗機構”)的檢查整治工作,共排查出各類違法違規和不規范檢測問題200余項。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通報稱,環保部將與有關部門合作,推動制定有利于限制“無標車”、“黃標車”使用的政策措施。
據統計,目前,全國共建成環檢機構1206家,設立環保檢測線3982條。與2005年相比,機動車環保檢驗能力提高了11倍。
檢查發現,目前我國機動車環保檢驗工作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包括:到目前為止,仍有14個省僅在部分城市開展了環保委托工作,給當地群眾帶來異地檢驗的困難;環保檢測設備問題突出,一些檢測軟件系統不規范,對檢測預熱、設備標定等程序設計不完善或沒有按標準規定的周期進行等;部分檢驗機構內部管理松懈,重檢測數量,輕檢測質量,對檢測技術和設備維護不重視;一些地區機動車環保監管能力不足,缺乏專門的監管機構和管理人員,沒有建立有效的監控系統和管理臺賬,不能適應機動車污染減排形勢需要。
國家“十二五”規劃已將氮氧化物減排10%作為約束性指標,其中機動車承擔三分之一左右的氮氧化物減排任務。這位負責人表示,近期,環保部門力爭在2012年實現環檢機構在所有地級城市全覆蓋。同時,將加大專項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各類環保檢驗違法違規行為。
這位負責人表示,環保部將完善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制度,全面推進機動車環保標志核發工作,并加強與公安、質檢等部門的溝通和協調,推動制定有利于限制“無標車”、“黃標車”使用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