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一直被傳得沸沸揚揚的“節能減排補貼將在6月底或被取消”的傳言,隨著第六批推廣目錄的發布不攻自破。6月25日,在2011全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表示,目前我國享受節能減排補助政策的節能汽車型號仍在增加中,相關補助標準有望再提高10個百分點。
在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等政策紛紛被取消的同時,各地限購、限牌的消息也不絕于耳。此種局面下,中國車市今年表現欠佳,業內將節能補貼政策視為推動車市繼續前進的最重要動力。對于這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消費者更多的是看到優惠金額的作用,而專家則更看重節能補貼對行業的引導作用。專家們認為,節能汽車應該是以后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新能源車曾被國人寄予厚望,彎道超車的想法由此而來,然而當各大車企一股腦地涌向新能源汽車領域時,眾泰電動車自燃事故卻澆了一盆冷水。技術能力有限、成本高企以及由此帶來的相關配套設施滯后,最終導致電動車的商業化推進步履維艱。短時間內長沙市民開著電動車上街的可行性還很小,傳統汽車依然是汽車市場的主流,因此大力發展汽車節能技術,全面推廣普及節能汽車是現階段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最現實、最有效的手段。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發布了6批節能汽車推廣目錄,到今年3月底已補貼節能汽車170多萬輛,下一步還將再加大扶持力度,引導節能汽車發展。而一款小排量車型補助3000元現金后的優惠力度,遠大于2.5%購置稅的惠及額度。
5月中旬公布的第六批節能補貼車型中,僅有上海大眾、長安鈴木、廣汽本田等3家合資品牌,而自主品牌則占了60多款車型,自主品牌仍唱主角。調整后的節能補貼政策門檻將提高10%,按照第三階段油耗限值標準給予補貼。如果按照這一標準,目前公布綜合油耗的節能補貼名單中,車型百公里綜合燃油消耗量小于等于6.2L 的車型只有總量的四分之一,這對推動自主品牌發展節能車型將是大機遇。
對老百姓來說多了3000塊錢的實惠,對疲軟的車市保持一定刺激,對推動汽車節能進行引導,給自主品牌更大機遇,這3000塊錢的節能補貼,著實比新能源車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