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丁國鋒
《法人》記者 王磊磊
剛剛因未及時對秸稈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及時預警被質疑,又因在微博上自投肯定票遭網友“拍磚”。最近一段時間,江蘇南京市環保局接連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南京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直言:“沒想到小小的微博竟惹來大麻煩。對于這樣的一個新生事物,一定要重視管理,不能作秀。”
“烏龍”投票遭質疑
6月3日、6月10日和6月13日,由于南京市郊區和其他地區焚燒秸稈,造成了短時間內南京地區的空氣連續3天被污染,個別時段南京市污染指數甚至高達300,達重污染水平,城內煙霧漫天,到處彌漫著焦糊味。
6月10日、13日,有網友登錄南京市環保局的微博欲一探究竟,卻發現只有一些過時的環境信息,對空氣污染只字未提。
根據2009年江蘇省擬訂的《江蘇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警與報告制度(試行)》,為滿足公眾對于環境質量的知情權,環保部門應履行向公眾匯報空氣突然污染情況的職責。然而,面對如此嚴重的污染,南京市環保局竟連續兩次“失語”,一時間,網絡上的指責和質疑紛至沓來。
面對公眾的質疑和不滿,6月14日,南京市環保局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道歉聲明,表示一定積極改進,以權威、及時、高效的工作更好地為市民和粉絲服務。這一積極認錯的態度也得到了一些網友和市民的支持。
本應告一段落的事件卻在第二天出現了新的變數——6月15日,江蘇省地方媒體在其新浪官方微博發起投票活動,主題為“是否接受南京環保微博的道歉?”整個投票共設“接受,總比其他部門不道歉要強”、“不接受,光憑微博道歉不夠”、“環境問題無法預警,不需要道歉”3個選項。
當天16時16分,南京市環保局官方微博顯示,環保局參與了投票活動,投給“接受,總比其他部門不道歉要強”選項。隨后,當天18時左右,該帖子被刪除。
這樣的一次“烏龍”投票,讓本已緩和許多的局面再起波瀾,關注此事的網友紛紛表示驚訝,五花八門的評論和指責接踵而至。翻看網友的留言,諸如“根本無心認錯”、“自己投自己票是在自我肯定”、“自己接受自己道歉算什么事情”等評論鋪天蓋地。
官方回應將加強管理
據了解,南京市環保局的官方微博開通于6月5日,據“投票門”事件剛好10天,雖然時間不長,卻有9500多名粉絲關注。
“開通微博是局里的一個創新,希望通過微博能夠把公共環境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公眾,增強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當初沒想到遇到這樣的問題,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作為新生事物,重視和管理來不得半點馬虎。”南京市環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徐小恬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對于環保局自己投票的問題,徐小恬告訴記者,這是環保局內部一個關注此事件的工作人員在瀏覽時進行的投票,屬于個人行為,由于投票前登錄了環保局的官方微博,所以留下了記錄。“由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進行認真管理,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我們要反思的”。
據介紹,投票事件發生當天,南京市環保局有關領導就微博問題曾專門組織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由專業人士為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和幾個領導普及了微博的有關知識,并在當天形成統一意見,要求重視微博和其他網絡渠道,在環保局每個處室專門設置通訊員,由專門的網絡人員負責微博的管理,每天及時更新環保信息和環保知識,并要求就環境突發事件和信息第一時間通過微博向公眾公布。
本報南京6月16日電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