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5月24日消息(記者葛方度),在《斯德哥爾摩公約》簽約十周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獲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工作的四個重要領域之一。
2011年是中國簽署《斯德哥爾摩公約》十周年,也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工作的四個重要領域之一。
為紀念中國簽署《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下簡稱“《斯德哥爾摩公約》”)十周年,2011年5月23日,國家履約工作協調組辦公室在京舉辦了“《斯德哥爾摩公約》簽約十周年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記者培訓會”,向廣大新聞媒體記者全面介紹了我國簽約十年來履約工作進展、當前國際公約動態、新增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知識和十周年宣傳活動方案,并宣布《斯德哥爾摩公約》簽約十周年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會議介紹了我國簽約十周年以來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削減、淘汰和控制工作,把履約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和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舉措。2007年4月,國務院批準了《中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確定了我國履約目標、措施和具體行動;組建了環境保護部牽頭、由各相關14個部門共同組成的國家履約工作協調組,并在環境保護部設立了協調組辦公室負責履約日常性、事務性和技術性支撐工作;開展了全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調查工作,利用國內外資金,啟動了主要行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相關管理政策、排放標準和技術導則制修訂工作,開展了一批殺蟲劑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削減和替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處置技術示范、二惡英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減排技術示范,啟動了一批飲用水源地或者居住區附近高風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的風險控制研究工作,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技能培訓。2009年5月,我國全面淘汰了9種受控殺蟲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生產、使用、流通和進出口,實現了階段性履約目標。
會議還通報了公約國際動態及我國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作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生產、使用和排放大國,我國還面臨著有效控制再生有色金屬生產、燒結和電弧煉鋼、廢物焚燒等二惡英排放重點行業二惡英排放的壓力、面臨著防范歷史遺留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物和污染場地環境和健康風險的挑戰。此外,隨著公約受控物質的不斷增加,履約任務將拓展到更多的行業和領域,履約工作任重而道遠。
2011年是中國簽署《斯德哥爾摩公約》十周年,也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工作的四個重要領域之一。“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出發點,努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安全隱患,保障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
會議介紹了簽約十周年宣傳活動方案。為紀念我國簽署《斯德哥爾摩公約》十周年,宣傳我國的履約進展和成就,爭取社會各界對于履約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圍繞“挑戰POPs,促進可持續發展”主題,國家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工作協調組辦公室將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平面和立體媒體形式,組織開展貫穿全年的系列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