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展就有能耗,“十一五”以來,節能減排就是一個十分重要而敏感的指標,我們經濟總量的增加,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
在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之前,高耗能、大污染、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經濟總量的高速增長,必然會帶來煤、電、油、運的緊張,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持續的問題就凸顯出來,并成為經濟發展難以突破的瓶頸。
湖南并非能源大省,少煤、缺油早已是經濟發展中的瓶頸,發展經濟必須重視能源建設。向傳統能源要發展、要效益,雖然是最直接的手段,但顯然難以為繼,并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方向不符,因此,在節能減排的基礎上,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至10%”,又要滿足經濟快速增長的需要,這就必須開發利用清潔能源與新能源,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這些,都得靠科技創新來解決。新能源的開發需要創新,新能源的產業化也需要創新。上世紀90年代,美國以技術創新的IT產業,以“新經濟”引領了全球經濟發展十余年,在新能源成為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今天,于能源開發領域與產業化領域進行科技與體制的創新,并保持創新的領先優勢,是突破能源瓶頸、突破經濟發展瓶頸的不二選擇,是持續發展的唯一之途。這方面,我們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