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點
●日本地震,似乎又讓我們回到汶川大地震的現場。日本民眾,也正在遭受著3年前四川人民曾遭受的災難和考驗。與災難無情的破壞力相對照,我們看到了國際社會紛紛伸出了援手。國內也有許多民眾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著對地震的關注,對日本民眾安危的關切、祈禱和祝福。當面對生與死的考驗,面對挑戰人類生存的災難,人類再次用行動證明了光輝閃耀的人性。
《新京報》評論稱,地震是不分國度的人類共同災難。祈愿日本民眾平安,早日從悲痛中走出來,重建家園,面對明天的生活,并在這種苦難中磨礪不屈意志,為全球抗震減災共同努力。
●“企業污染、政府買單”,這樣的模式雖然為人詬病,卻在相當一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老板賺錢、群眾受害,這樣的現實在每一次環境污染事件中似乎都能看到。這也恰恰是當下環保的困境。企業的污染,能夠推動經濟的增長;而環境的破壞以及老百姓的健康,作為“隱性傷害”,卻很難有量化的指標,也很難對前者形成制約。關于環保,有這樣一句無奈的話:“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這也是對一些地方政府環保態度的形象刻畫。
在兩會上,“環保風”盛行?!毒┤A時報》評論稱,在環保領域,一方面不僅需要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學量化的指標體系,更重要的是還要促使各級領導干部切實樹立起執政為民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