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實施“限塑令”第三年,自“限塑令”實施以來,不少商家用無紡布袋、紙袋等環保產品代替了原先的塑料袋,越來越多的市民使用這些環保袋。但是,環保袋真的環保嗎?
隨著環保袋發放量越來越大,不少消費者不再重復使用這些環保產品,而是把它們變為了一次性消費品。環保袋發放量越大,在消費者手中的重復使用率越低,環保效益就越差。筆者在商場內發現,近半數的服飾和鞋類柜臺均將商品放在袋內交給消費者,許多消費者家里有很多這類袋子,根本用不過來,一些袋子直接進了垃圾桶。
另外,也有一些消費者認為,這些扔掉的袋子都屬于環保袋,不會污染環境。事實上,環保袋的降解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消費者將其作為一次性產品使用,依然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無紡布經久耐用,可多次使用,從這點上說是相對環保的,但是無紡布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有些還含有危害環境的添加劑,其對環境資源的浪費很難在日后的使用過程中補償回來。
環保袋之所以環保,并不僅因為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零排放、零能耗。相反,制作一個環保袋需要紡織材料和化工原料。據業內專家介紹,現在市面上部分環保袋是用丙綸制作的,丙綸其實是一種不容易降解的聚丙烯纖維,如遇高溫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對環保袋嚴把生產和出廠關,切莫讓環保袋成為未來新型的污染源。
事實上,環保袋的真正環保意義在于它被消費者反復使用。如何才能讓環保袋反復用起來?最根本的就是要控制環保袋的發放量。如果不加節制地印發,市場上流通的環保袋會變成一次性產品,那么環保袋的環保價值很可能將會為零,嚴重時甚至可能變為負值。
因此,筆者建議建立一種流通機制,讓綠色的環保袋在千家萬戶循環起來。當家中積累了多余環保袋時,可以轉送到居委會等機構,進行集中回收或者有償“租賃”。商家可以回收自己店鋪的環保袋,進行消毒處理后再次使用。
同時,還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比如在韓國購物,不管你在商場購買多么昂貴的東西,商場都不會贈送購物袋,如果客人沒有自備袋子,就要花100韓元購買紙袋或環保塑料袋。商店會原價收回這些袋子,顧客也可以拿用過的舊袋子到商店或超市換新袋子。
另外,環保袋的設計和生產也需合理。多數消費者認為,環保袋欠實用,只適合放一些有獨立包裝的干凈商品。還可以在環保袋上加印相關文字,鼓勵消費者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