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昨日發布《2009年全國城市環境管理與綜合整治年度報告》(下稱《城市環境年度報告》),太原、溫州等14個城市因為水質或交通噪聲問題被點名。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昨日以“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有待加強”的措辭點名批評了一些城市。他說2009年度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下稱“城考”)的結果顯示,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太原(山西)、自貢(四川)、玉溪(云南)、嘉興(浙江)、亳州(安徽)等5個城市的水環境功能區(城區)水質達標率較低;溫州(浙江)、宿州(安徽)、隴南(甘肅)、烏魯木齊(新疆)等4個城市的交通噪聲為輕度污染;通化(吉林)、黑河(黑龍江)、臨滄(云南)、酒泉(甘肅)、安順(貴州)等5個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綜合水平較低。
環保部(2008年大部制改革前為環保總局)從2003年起發布《城市環境年度報告》。之前環保總局主要針對全國47個環保重點城市發布類似的報告。
仔細閱讀環保部(環保總局)歷年的《城市環境年度報告》可以發現,事實上每年的報告都對一些城市作點名批評。
例如,2005年的報告列舉了43個城市空氣質量劣于Ⅲ級的城市,以及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相對最差”的6個城市。
歷年的報告也都有“國家環保重點城市主要‘城考’指標考核結果”的排名和各省、自治區對其所轄城市所作的“城考”結果排名。
一年一度、條分縷析的排名和點名,究竟是能讓中國城市的環境得到點滴改善還是快速改進,還有待觀察。而且,環保部在報告中對同其平級的省級政府也一直較為溫和,慣于用“成績較好”、“進步較大”來評價。
全國共有655個城市納入年度“城考”范圍。陶德田以“取得較大進展”來評價去年的全國城市環境管理與綜合整治工作。
他列舉了三方面的成績:
一是全國城市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2009年,全國城市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66.7%;城市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城區)水質達標率平均為89.84%,比2008年提高4.44個百分點;全國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中76.1%的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處于好或較好水平。
二是全國城市污染控制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全國城市清潔能源使用率平均為66.77%,比2008年提高2.42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平均為94.98%,比2008年提高0.54個百分點。
三是全國城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為63.42%,比2008年提高8.03個百分點,其中,445個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60%,比2008年增加80個城市。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