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成都電 (記者 楊三軍) 今年8月31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對外宣布,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川氣東送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至此,中國又添一條橫貫東西的綠色能源大動脈。
川氣東送工程于2007年4月9日經國家核準,同年8月31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626.76億元。今年3月29日,川氣東送工程全面建成。
川氣東送工程管道西起四川達州普光氣田,經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8省市,干支線管道總長2170公里,設計年輸凈化天然氣120億立方米,相當于2009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的七分之一。
一頭是地處巴山蜀水間的深山小鎮,一頭是我國最具經濟活力的“長三角”,川氣東送工程這條綠色能源大動脈,干支線輻射70多個城市、數千家企業、近2億人口,達產120億立方米/年將使沿線天然氣供應量增加29.1%,可大大緩解這些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的局面,而去冬出現天然氣供應緊張的重慶、武漢、杭州等城市,正處于川氣東送管道沿線。
據不完全統計,川氣東送工程投入商業運營,直接拉動沿線城市基礎管網和天然氣項目投資約460億元,對保障國內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新增了重要助力。
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2009年國內能源消費折算相當于21.4億噸標準油(我國通常用標準煤統計能源消費,2009年約為30.66億噸標準煤),而天然氣僅占其中的3.9%。川氣東送工程投入商業運營后,有效促進了沿線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能源結構調整和百姓生活質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