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春燕 周馨怡 汪洋 李景
“事非經過不知難”,溫家寶總理強調。
說這番話的時候,全球經濟正在遭遇二次探底的猜疑,美國也不例外。
13日下午六點,天津梅江會展中心主會場,來自全球85個國家的1500多位政商智媒界聽眾齊聚一趟,聆聽世界第二經濟實體的脈搏。
中國此刻向世界展現了更多的自信,“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經濟增速下滑的趨勢迅速扭轉”,溫家寶說。中國2009年增長9.1%,2010年上半年增長11.1%,印證了這一轉折。
“我希望聽到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最新信息”,廖子韶(Jason Liu)是美國商用地產公司行政總裁,一邊聽著溫家寶演講一邊評價說,中國經濟的信息對把握全球經濟和美國的經濟非常重要。
實際上,今年前7個月,中國實現進口7666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7.2%,貿易順差同比減少226億美元,“這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為跨國公司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為主要經濟體和周邊國家創造了大量需求,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溫家寶表示。
不僅如此,溫家寶總理開門見山即特別強調:“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的關鍵時刻”,以“推動可持續增長”為主題,“探尋未來發展之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回顧危機以來,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時,溫總理表示,無論從長短期還是從實業和金融、財政來看,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采取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不僅符合中國實際,及時有力而有效,更是造福當代、利于后人、惠及世界的正確選擇。
可持續發展之路
溫家寶指出,所謂中國經濟存在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壓力還是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一直正視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并提出了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這兩個帶有根本性的解決模式。
溫家寶說,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將促進產業之間的平衡發展;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重視和加強農業,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大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與生產相關的現代服務業。而在工業產業中,中國將特別重視與人口、資源、環境有關的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把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高端制造、航天航空等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
同時,溫家寶也指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世界經濟前景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壓力仍然很大;擴大內需在短期內受到多方面制約,一些行業、企業經營仍然困難,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一些刺激政策的效應會遞減,一些著眼長遠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時間。
“我們不能也不會在不適當的條件下改變政策方向。”溫家寶告訴在場的嘉賓,“我們將繼續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并不斷豐富和完善一攬子計劃,及時發現和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同時,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脹在內的各種潛在風險,推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此外,溫家寶也指出,所有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平等的國民待遇,在自主創新、政府采購和知識產權保護上,中國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中國也將完善政府的有關規定,同時將積極參與國際政府采購項目。
重視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與溫家寶的對話中指出,國際能源署新近發布的報告說,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從長期而言,中國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平衡能源的供應與能源消耗之間的關系。
溫家寶說,中國能源的需求增長很快,這同中國的發展階段有關,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中國必須走節能的道路,中國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節能、環保。中國應付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張,最重要的辦法就是要調整經濟結構,發展具有節能環保,又有創新高附加值的產品。要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注重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的推動作用。
溫家寶為中國指出的這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引起了在場企業的強烈興趣。
“溫總理在發言中很明確地傳遞了一個消息,那就是中國將重視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問題,特別是在環境氣候領域。這讓我深受鼓舞。”Peony資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米娜·古麗(Mina Guli)在開幕式后對本報記者說。
“我看過一項調查,如果中國按去年提出的碳強度減排指標,所需要的技術里60%來自國外,而溫總理在發言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會幫助中國獲得更多先進技術。”米娜·古麗說。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部長馮慧蘭(Mari Elka Pangestu)也認為,清潔能源在未來必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印度尼西亞也在全國積極地開發可再生和清潔能源資源、地熱、海洋。中國在風能方面已有了很好的發展,使用清潔能源更加有助于改善氣候變化。
維護外企投資的平等環境
在與溫家寶的會談中,施瓦布還指出,有部分外企認為中國的商業環境在緩慢惡化,并提出了對中國政府對于政府采購和自主創新相關政策的疑問。
據中國歐盟商會7月發布的《2010年商業信心調查報告》的數據,有部分歐盟企業對中國的工商注冊、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產品標準時,存在效率低下或保護主義傾向。
“最近議論比較多的是關于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和政府采購,這個問題不完全是外國公司的誤解,同我們政策不夠明確也有關。”溫家寶強調說,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增長,已經說明了外資企業對中國的信心并沒有失去,并承諾所有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在自主創新、政府采購和知識產權保護上,中國將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中國也將完善政府的有關規定,同時將積極參與國際政府采購項目。
知名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教授卜若柏(Robert Blohm)指出,“溫總理沒有否認(商業環境和政府采購)的問題,而是承認問題的部分存在。這顯示出了中國政府良好的意愿。”
安永負責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事務的合伙人史蒂芬先生(Stephen Starbuck)對本報記者表示,溫家寶的講話令人樂觀,顯示了中國政府對所有在華合法注冊公司的一視同仁和平等對待。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部長馮慧蘭對本報記者表示,“溫總理關于自主創新、外企國民待遇和政府采購的講話,都告訴我們中國會繼續自由、開放地加入全球市場,并歡迎外部投資看好中國。我們看到中國繼續在鼓勵投資、繼續承諾開放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