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城各超市的笨雞蛋、土雞蛋、無公害雞蛋迎來了銷售旺季。這些掛上了“綠色生態”字眼的雞蛋禮盒,身價比普通雞蛋貴一倍多。據悉,市場上這些“概念雞蛋”大多是商家“自封”的,純屬商家炒作。 (9月9日《齊魯晚報》)
這些年,食品市場龍蛇混雜,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許多老百姓寧愿花大價錢購買“綠色食品”、“環保食品”等高價食品。然而,高價就能買來放心嗎?事實上,雞蛋市場被不法商販弄得顛三倒四,農民手里的雞蛋是真是假說不清。“綠色食品”成了不放心食品,不法商家的炒作不僅害苦了市民,也害苦了農民。食品監督部門絕不能對不法商販炒作置之不理。因此相關部門應行動起來,對那些自行貼簽,欺騙消費者的廠家進行嚴懲重罰;對于不合常規的貼簽行為進行規范;對于市場的雞蛋品種也應以各種方式對市民進行普及教育。 (皮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