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地鐵1號線車廂里,13名美女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去衣褲,大秀性感美腿,她們的集體脫衣舉動在車廂里引起轟動,引發乘客熱議。該活動的組織者“涂丫MM”介紹,這些美女多是深圳大學生,其中有些已經參加工作,約定時間在地鐵車廂里集體脫衣,旨在宣傳低碳環保。
脫褲宣傳環保引得議論紛紛,而究竟如此行為是公益時尚,抑或庸俗作秀?在我們的國度,能承受如此“香艷”的低碳環保宣傳嗎?
-支持
越受嘲諷越顯迫切
當13名美女在地鐵“脫褲宣傳環保”時,有人說:“不是宣傳低碳而是宣揚低俗。”也有人說:“脫光更低碳。”不少人關注的焦點也沒有落在環保上,而是美女的大腿上,這多少讓人感覺到這次環保宣傳的作用不佳,然而就此斷定這種行為不妥,似乎還有些操之過急。畢竟,宣傳效果還跟受眾的水準有關,就如同人對牛彈琴一般,即便再好的琴師,也無可奈何。
今年1月10日,第9屆“不穿褲子乘地鐵”活動在16個國家舉行,其中僅紐約的參加者就有約3000人。盡管這個活動本身沒有目的、也沒有意義,但并不意味著傳入我國就不能灌注“中國元素”,將這樣一件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事件與當前最熱的低碳聯系到一起,即便是一場秀,其本身也是涵蓋創新意識和社會道義的。
一場“脫褲環保”的行為或許真的于環保而言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但再沒有用,也比坐在電腦面前冷嘲熱諷要強很多。正如魯迅所言,沉睡的屋子哪怕只喚醒一個人,也總比看不到希望好很多。在這件事情上,那就是對低碳意識的樹立,對環保行為的宣傳,或許很多人并不關注內涵,只關于情色,這也無妨,只要還有一個人記得環保或低碳的理念,她們的行為就有了社會價值,而這項活動即便沒有任何社會影響,其依然有著積極意義,畢竟她們嘗試去做了。
而如果你要么便是冷嘲熱諷,要么就是看些情色細節,那只能說明你的麻木。或許你可以大言不慚地說,環保需要的是實際行動,可是光說誰不會啊,關鍵是你真的做了沒有?和這13名美女相比,人家可是有“實際行動”了,哪怕不為人所理解,但不可否認她們的主動意識,試問,那些動輒便是諷刺的網友嗎?你們真有行動嗎?
13名美女的熱鬧開場,遭遇寂寞冷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中隱喻了我們面對環保、低碳的一種集體無意識,那就是環保是大家的事情,低碳也是大家的事情,具體到自身,似乎并沒有意義和價值。這種行為越是受到嘲諷,越顯得環保、低碳宣傳與行為的迫切性。當別人從意識形態轉變為一種超前的藝術行為,而在外國成為一種公民自覺意識時,我們大多數人卻還在看笑話,看美腿,真不知道這些嘲諷的人為何不臉紅?
龍敏飛
-質疑
脫衣能宣傳低碳?
日本政府早在幾年前,就要求公務員們上班時間脫掉西裝,解開領帶,鼓勵國民少用空調,以此減少能源消耗及污染。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理:衣服穿少了,空調溫度就不必調得那么低,自然就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可深圳地鐵這個“低碳脫衣”和日本人的“節能脫衣”完全是兩碼事啊。人家是真節能,這里是假低碳!試想啊,本來車廂里的碳排放量是一定的,幾個美女把褲子這么一脫,立即引來一群看客。面對如此秀色,哪個人不是呼吸急促,血脈賁張,車廂溫度急劇上升,碳排放量能少嗎?或者組織者是想先以“色相”引來觀眾,然后再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地宣傳環保理念。只是面對如此的香艷,哪個看客還能心如止水的聽什么低碳講座。
說到頭,脫到底,低碳環保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健康的追求。它和穿衣服的多少,美女的大腿真的沒有什么太大關系。公共場合當眾脫衣秀腿,可以吸引眼球,聚集人氣,但是這一切與低碳環保無關。看過了美女的大腿,飽了自己的眼福,誰還會關心你為何而脫,因何而露?
鐘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