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6月2日(記者李新雄)今年以來,柳州市大力開展“生態環境提升年”活動,以改善環境質量、打造宜居城市為重點,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通過強化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加強柳江重點流域及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等措施,切實為群眾的環保權益上保險。如今,穿城而過長達108公里的柳江河段,始終保持著“進城清出城也清”的狀態。最近公布的2009年《全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上,柳州城市環境舒適度排全國第九位、城市自然環境優美度排第十位。
構筑“三大堡壘”
“工業持續行,環保同步走”是柳州市發展的主旋律。基于這一認識,該市多管齊下構筑污染防治的“三大堡壘”。
“第一大堡壘”即切實執行減排計劃項目月調度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季調度制度,對污染減排項目實行“一廠一冊”建檔。市環保局結合《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辦法(試行)》,建立了主要污染物排污總量控制及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削減量及工程項目臺賬,及時了解污染減排狀況、存在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對污染物總量實施動態管理。嚴格實行減排信息報送責任制,設立專門的減排信息員,加快建立項目減排檔案,按照“一項目一冊”的要求,完善工程減排和結構減排項目檔案。
“第二大堡壘”即組織實施減排監察工作。市環保局按照減排企業現場監督檢查要求,每月至少對轄區內的國控企業進行一次現場監察,并督促各縣按要求做好現場減排監察工作。柳州市現有國家重點監控企業34家,2010年新增國家重點監控企業9家。目前,各企業正常生產期間環保設施運行情況良好,屬于燃料替代的二氧化硫減排企業均能按照減排要求使用蔗渣、木糠等燃料。市環保局對國控重點企業開展監督性監測,針對制糖企業在其開榨的1~3月,每月進行一次監督性監測,其他企業每季度進行一次監督性監測,監測率達100%。
“第三大堡壘”即強化污染源在線監控工作。該市環保局建成了市級監控中心,2009年實現了全市各污染源在線監控儀數據直接收存、評價和制表,并能自動向上級環保部門監控平臺報送監控數據。目前,全市共安裝污染在線監控儀56臺,已聯網54臺,已通過環保部門驗收32臺,其中國家重點監控企業22臺。
保護群眾“大水缸”
為了讓群眾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柳州市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針對上游水體有可能對柳州市飲用水水源地構成威脅的實際,市環保局對柳江及上游水污染風險源進行了全面調查,基本查清了柳江流域水環境污染風險源,建立了風險源名錄。并對其進行了水污染風險預測評價及評估,在水環境現狀調查、水環境污染風險源分析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提出了柳江水環境污染風險防范的各項措施,為該市預防水污染事故、組織實施應急預案提供了技術支持。
環保部門還加大對環境違法企業的查處力度,對污水處理設施停運或不符合環保要求、私設暗管偷排廢水的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或下達限期整改通知。
為了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市環保局特別加強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由于該市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在柳江,為此,市有關部門除定期檢測水質外,每個月還增加一次全分析(109項)監測,為領導層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同時,積極采取措施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基礎工作,有效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調整工作。在新劃分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河段內設立了標志警示牌和航道警示牌,并編制執行了《柳州市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柳州市空氣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和《柳州市固體廢物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推進企業清潔生產
柳州是廣西的工業重鎮,企業實行清潔生產無疑成了節能減排的重要一環。
該市市委、政府立足實際,及時推出新政策,將完成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列為考核責任單位主要領導政績的重要內容。根據自治區環保廳開展清潔生產工作要求,柳州市今年共有5家企業被納入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名單。市環保局以此為契機,主動服務企業,不僅把“按要求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列入政府和有關企業的2010年度環保目標責任書中;還將企業清潔生產項目列入節能減排資金的扶持范圍,為企業申請市級節能減排資金提供方便。環保部門還主動與市經濟委員會加強聯系,共同為企業提供咨詢和指導。這些措施換來了喜人的成果,現在,當地企業爭當清潔生產先鋒,企業防污治污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