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前,有人對其寄以厚望,稱之為人類最后自我救贖的機會,然而談判最終的結果并不盡令人滿意。應對氣候問題,作為地球公民該如何行動?近日,蒙牛生態草原基金發起“拯救地球的100個行動”,號召網友加入后哥本哈根時代“保衛地球家園”的先鋒隊。
登陸“拯救地球的100個行動”(http://green.mengniumilk.com.cn)主題頁面后,網友們可以在該平臺參與環保行動,也可以發表自身節能減排的“綠色宣言”和行動建議,與其它好友進行互動。數據顯示,“使用節能燈”、“午休時關閉電腦顯示器”、“購物時自帶購物袋”已經成為網友參與人數最多的環保行動。不少網友積極獻計獻策,提供他們日常環保小妙招,更有網友留言“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是人的殘忍破壞了它原有的美好,我們該覺悟了。”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蒙牛生態草原基金傳播生態理念的一次創新嘗試,選擇無門檻的網絡作為傳播媒介,可以號召更多人參與拯救地球行動。登陸網站,網友不僅可以參與環保行動,還可以“監督”蒙牛,“審視”蒙牛在環保低碳方面所做的工作。
資料顯示,對于傳統養殖業而言,牲畜的糞便一直是環保難題。蒙牛化難題為機遇的法寶就是利用沼氣發電項目,尋求綠金發展模式。據悉,該項目與蒙牛澳亞國際牧場相配套,可日處理鮮牛糞500噸;日生產沼氣12,000立方米;年發電量1000萬千瓦時,直接接入國家電網;年減排溫室氣體約25,000噸CO2當量。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特別對此項目授予“加速中國可再生能源商業化能力建設項目大型沼氣發電技術推廣示范工程”。明年,蒙牛還將投資1000萬興建大型有機肥生產車間,大力發展有機肥產業,從源頭改善土壤和食品的營養價值含量,惠及子孫。
事實上,蒙牛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倡導綠色生態環保理念,打造乳業低碳“綠色產業鏈”,實施“生態草原”綠色戰略,建設中國的生態草原、用切實行動在闡釋“每一天,為明天”的企業精神,這也正是蒙牛發起“拯救地球的100個行動”爭做氣候公民先鋒隊的真正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