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0日電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中國城市環境問題日益復雜。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城市環境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的2008年度全國城市環境管理與綜合整治年度報告作以上表述。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的同時,全國城市環境建設水平持續提升,環境管理能力不斷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城市總體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得到控制,部分地區環境質量有所好轉。
報告稱,隨著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中國城市環境問題日益復雜。預計未來15 年,全國城鎮化率每年提高0.8 個百分點,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500 萬人,城鎮化率將達到50%—60%,城市人口、資源與能源消耗將持續增長。傳統的城市環境問題尚未徹底解決,許多新的環境問題和挑戰還將不斷顯現,城市環境問題仍然制約著城市可持續發展。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城市環境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城市化加速與人口快速增長給城市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城市水資源短缺,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加,生活污水、垃圾等廢棄物產生量大幅攀升,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容量,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是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于城市化速度。近10 年來,我國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也以每年5%—8%的速度增加,但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不足60%,全國雖有近80%的城市對生活垃圾進行了無害化處理,但許多城市處理能力不足,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運行效率低下。
三是“退二進三”戰略增加了城市周邊地區的環境風險。在中心城市環境壓力減輕,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的同時,周邊地區和中小城市的環境問題將有加劇趨勢,加之當前工業污染防治相對薄弱,一旦監管缺失,工業污染問題將對城市周邊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四是城市用地過快增長,導致多種環境問題。2008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63 萬平方公里,20 年間增加近兩倍。城市用地面積的成倍增加,破壞了原有生態系統,降低了城市環境承載力。
報告說,除上述共性問題外,全國各地區間城市環境質量、環境建設及環境管理水平具有較大差異。在環境質量方面,東部地區城市普遍優于中西部地區城市;在工業污染防治水平、城市環境管理水平和環保能力建設等方面,也呈現出上述特點,與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基本吻合;在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東部地區普遍好于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則好于中部地區。
報告指出,由此可見,西部地區的工業污染防治、環境管理和環保能力建設是今后的工作重點,中部地區環境質量還需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需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