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在2 小時后氨氮出水濃度小于5mg/L,基本能達到一級A標準的要求。水力停留時間大于2 小時后,氨氮濃度依然降低,但速度變緩。因此,在后續(xù)試驗中,測定了另外2 套裝置在2 小時內的氨氮濃度,其變化趨勢見圖6 所示。
結果表明,對于裝置2 與裝置3,其氨氮度均在2 小時內被徹底降解。
(5)最佳投配率試驗
在填料初篩的基礎上,進行了投配率試驗。
試驗中, LEVAPOR®懸浮填料的投配率最初采用20%,藕片狀的國產懸浮填料投配率采用30%。起初,在同樣通氣量的狀況下,LEVAPOR®懸浮填料只有部分處于流化狀態(tài),而國產懸浮填料流化狀態(tài)一直很好。LEVAPOR 生物膜技術公司建議將投配率改為15%。因此在后續(xù)試驗中,LEVAPOR®懸浮填料投配率為20%和15%兩種。
出水指標均能達標的前提下做了LEVAPOR®懸浮填料投配率降低為10%的破壞性試驗,出水水質指標也能達標。試驗中國產懸浮填料始終采用30%的投配率。
試驗結果表明,兩種填料在其最佳投配率下,COD 和氨氮的出水水質指標均能達到一級A 標準要求,但LEVAPOR®懸浮填料的COD 和氨氮去除率始終優(yōu)于國產填料。
圖7 中裝置1 中LEVAPOR®懸浮填料的投配率為15%,裝置2中國產懸浮填料的投配率為30%。
為了了解氨氮去除效果的穩(wěn)定性,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連續(xù)9天的監(jiān)測,結果見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