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水解酸化+曝氣生物濾池(BAF)工藝處理某電廠廢水。介紹了各處理構筑物、運行參數。運行結果表明,在進水COD、BOD5,SS的質量濃度分別為320~490,100~160,80~160mg/L,pH值為6~9時,用該工藝處理電廠廢水,其出水水質可達《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的要求。該BAF工藝投資少,處理效率高,操作簡單。無需投加化學藥劑、不產生二次污染。
某總裝機容量為700MW的電廠為節約用水,保護環境,增加經濟效益,決定將全廠的車間設備清洗及地面沖洗、鍋爐沖灰、廠區辦公與車間的生活用水經處理后回用于沖廁、綠化和電廠的冷卻系統等。廢水的主要污染因子為懸浮物、有機污染物。排放量為600m3/d,平均處理廢水水量為25m3/h。針對廢水的水質情況和出水要求,決定采用水解酸化+曝氣生物濾池(BAF)作為此項工程的核心處理工藝…。現將工程設計運行結果介紹如下:
1原水及出水水質
設計水量為600m3/d,平均處理廢水水量為25m3/h。廢水水質及處理后出水水質要求見表1。
2工藝流程與工程設計
2.1工藝流程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廠區各處的廢水經下水道進入調節水池,調節水池對來自不同區域的廢水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調節池前設置格柵。廢水再經提升泵進入水解酸化池,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減輕后續曝氣生物濾池的沖擊負荷,進而提高曝氣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經過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的出水自流入回用水池:反沖洗水經溢流排水槽排至調節池。
2.2單元設計
2.2.1調節池
預曝氣調節池1座,調節池有效容積為200m3,HRT為8h,為防止原水厭氧腐化,池內設有穿孔曝氣管,間歇曝氣。這一方面可以降解部分有機物,另一方面起到使水質均勻的作用。
2.2.2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的HRT為3.8h。設計流量為25m3/h。有效容積為95m。池內上升流速為1.2m/h,池的有效高度為3.56m。考慮布水區高度和池內超高,池的實際水深為4.0m。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尺寸為7m×4m×4m。水解酸化池內設置彈性生物組合填料,填料高度3.0m。底部采用穿孑L管均勻布水的方式進水,孔口流速6.0m/s。
2.2.3曝氣生物濾池(BAF)
曝氣生物濾池由配水區、布水系統、承托層、曝氣系統、濾料區、出水區、反沖洗系統組成,采用上向流進水的方式。濾池的總有效容積為42.6m3,HRT為1.7h。濾池內設置陶瓷燒結濾料,粒徑為3~5mm,填料高度為4.0m,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曝氣,氣水體積比為8:1。濾速為10m/h,BOD容積負荷為1.5kg/(m3·d),濾池中溶解氧質量濃度為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