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項目 |
多級萃取膜-電積工藝 |
單級萃取-電積工藝 |
離子膜電積工藝 |
氨洗水處理 |
氨洗水循環回用,減少蝕刻工序氨洗水用量90%以上 |
不能回用氨洗水 |
無氨洗水循環使用裝置 |
環保 |
無氯氣產生,氨揮發小,無廢水排放 |
水洗水直排,蝕刻液處理后增量需排放 |
產生巨毒氯氣,氨氮揮發流失大,環境污染嚴重 |
設備自動化程度 |
高 |
低 |
低 |
技術內涵 |
將萃取、膜處理、電解工程、有色冶金、水處理技術、環境工程、有機化工、精細化工、自動化控制、化工設備制造等技術進行隱含復合的高增值組合裝置。再生液銅離子在1-150克/升無級調整,占地面積在同等處理量情況下比同類設備小150%。 |
該技術來源于國外的濕法煉銅工藝,后國外公司將濕法煉銅工藝引入蝕刻液提銅處理。將提銅后的萃余液部份回用,生產過程有連續性廢水排放。回用液化學組份難以控制,設備占地大,處理量小,蝕刻廢液銅離子一次循環在100克/升以上。該工藝由香港代理商引入國內,后多家公司模仿。 |
該技術來源于離子膜燒堿工藝,離子膜電解槽隔成陰極室和陽極室。蝕刻液進入陽極室;電解溶液加入陰極室,膜具有單項選擇性銅離子透過膜,而氯離子不能通過,電沉積在不銹鋼板陰極上產生塊狀電解銅,理論可行實際應用中由于膜單項選擇性的相對性,部份氯離子透過膜進入陰極室產生氯氣,蝕刻液直接與鐐銥析氯陽極接觸,溫度高,耗電高,氨氯析出量大,生產成本高,嚴重污染環境,設備占地面積按產能比較占地比其它產品大150% |
知識產權 |
國際、國內最新最高權威認證,自有知識產權 |
不清析 |
無國際認證,國內省級認證,知識產權己過期。 |
再生液品質 |
有水洗水循環工序,蝕刻液經過膜處理,無雜質轉入,蝕刻液穩定 |
沒有水洗和膜處理工序,雜質和有機物易轉入到萃取劑和蝕刻液中 |
再生液因膜選擇透過的相對性,品質不穩定,無法滿足電路板廠的品質要求 |
二次污染 |
蝕刻液完全回用,污染物零排放 |
蝕刻液循環次數有限,存在部分外排 |
存在部分蝕刻液外排,氨氮揮發大,并且電解過程產生劇毒—氯氣 |
銅品質 |
電解液純度高,陰極銅含量99.97%以上 |
電解液有少量雜質,陰極銅含量99% |
蝕刻液直接電解,陰極銅平均含量70%,成片狀,50%粉狀 |
設備操作 |
一個月出銅一次,勞動強度小,工作環境好 |
一個月出銅一次,勞動強度小 |
每天需要出銅一次,勞動強度大.氯氯揮發大,環境條件差. |
運行穩定性 |
穩定性高,高精密板 |
不穩定 |
運行不穩定,在低檔板廠有案列 |
電耗 |
低,2000度/噸銅 |
較低,2800度/噸銅 |
高5000度/噸銅 |
市場占有率 |
處市場主導地位,蝕刻液100%回用 |
前期有少量安裝,再生液不回用,部份己停用。 |
個別小廠安裝因蝕刻液不穩定,氨氯揮發大,產生氯氣,已被拆除 |
技木成先進性 |
國內外領先 |
技術落后 |
不成熟,淘汰產品 |
再生液使用壽命 |
二年以上 |
使用壽命短 |
不確定 |
單臺最大廢液處理量 |
300噸/月 |
90噸/月 |
廣告上75噸/月,無樣板案例,實際30噸左右 |
產品目的 |
靠產品及服務為用戶節能減排增加經濟效益 |
僅靠賣設備,給用戶帶來技術風險。環保風險。 |
產品虛假宣傳早,力度大,但技術不成熟,無推廣價值,現與多家用戶因環保問題、再生液品質問題存在經濟糾紛己有多家樣板案例,存在技術風險。環保風險。有騙取國家扶植資金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