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楊文禮 通訊員栗鵬 崔鵬)1月6日,隨著百寶作業區白三拉油站數字化改造系統的完成運行,長慶油田第一個百萬噸級別的數字化采油廠正式誕生。隨著數字化管理系統在網上辦公、生產管理、安全監督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的無縫對接,干部員工足不出戶就可以決策于千里之外、運籌于方室之間。
至此,產量7年增長59倍的采油七廠,原油年產能力已突破100萬噸。近幾年,面對超低滲油藏開發世界性難題,采油七廠始終把科技興油作為助推企業發展的有力抓手,逐年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堅持優質區塊高效先行、落實區塊快速建產、滾動區塊加快評價,認真落實超前注水政策,破解白豹油田、環江油田“有儲量、無產量”的開發瓶頸,形成“五小一大一優化”的開發模式,“供注一體化、采注一體化、采輸一體化”的小站模式,“群式子母井場、雙向作業、多機組試油、投產投注集中管理”的特色建產模式,以及大井組、短流程、井站合建密閉輸送的油氣集輸流程以及單元注水、設備橇裝、水質簡易處理的注水工藝,牽住超低滲油藏開發的“牛鼻子”。
2009年以來,采油七廠按照油田數字化建設統一部署,在對老區進行數字化改造、率先建成40萬噸大板梁數字化采油作業區后,又在新區環江油田的數字化建設中成功運用無線星狀網傳輸、OPPC一體化電力光纜、外輸管線負壓波法監測等技術,創造性地提出“中心站”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