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1月14日,以庫車縣副縣長鄭威為組長的慰問組來到塔里木東河油田開展節前慰問,送來羊肉、水果等慰問品,并送上節日的問候和謝意。
塔里木東河油田與庫車縣哈尼喀塔木鄉接壤,油氣管道途經村鎮,穿過田園。近年來,東河油田深入開展“平安管道、和諧管道、綠色管道”創建活動,通過固態化的聯防機制,加強與當地公安的聯動;通過經常性地走訪慰問,幫扶當地群眾,建立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油地關系,實現了管道暢通、保護生態以及造福沿線百姓的統一,也演繹了一幕幕油地和諧相處的感人故事。
塔里木東河油田伴生氣管道穿越子母河,油田巡線人員每次巡線要繞行4公里的彎路,河兩岸的村民每天要到田間地頭勞作也要繞行。2010年6月,管道巡線隊員和村民們聯合修建了的一座1米寬,20多米長的簡易木橋。巡線員在橋上刻上“巡線通道,不得損毀”!60多歲的維吾爾族老人托乎提·阿吉一臉笑容地說:“你們用漢語寫,我用維文寫,方便了你們,也方便我們,就叫民族團結橋吧。”
2010年6月26日19時左右,沙雅縣塔里木鄉村民發現子母河水位有上漲的跡象,兩岸河堤多處出現險情,直接危及沿河兩岸的1.5萬畝棉田。
缺乏搶險物資、缺少抗洪機具、無法加固河堤來堵住缺口的村民第一時間想到了附近的石油人,并趕到哈7—1井求援。
距離險情最近的東河油田及附近作業井隊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組織大型搶險機械設備、運送搶險物資、組織搶險人員,堵缺口、固堤壩、查隱患……油地人員聯手從洪水中奪回長勢喜人的萬畝棉田。
2010年12月4日22時許,寒風刺骨,哈尼喀塔木鄉央乃日克村玉山·卡德爾家生起火爐取暖,妻子通爐火時,旺火躥起的火苗順勢引燃了天花板上的木材,慌亂中一家人四處奔走呼救。
更令人焦急的是,冬季風干物燥、附近村民房子主要以木材結構為主,如火勢得不到及時控制,大火向四周蔓延,后果將不堪設想。
沖天火光,滾滾濃煙,驚動了150米外正乘車趕往哈601—4井交班的張永龍、任兵、張建軍、劉東海四名試采隊員。四人試采隊員立即調轉車頭,火速開往火災現場展開施救。
憑借四人平時練就的滅火技能,加上村民捧盆提桶40多分鐘的齊心奮戰,大火終于被撲滅了,張永龍等人悄然離去。
看到家人安然無恙,財產無損,心存感激的玉山·卡德爾多方打聽,通過哈尼喀塔木鄉黨委聯系到了張永龍四人所在的采油隊,親自登門感謝。元旦前夕,新疆庫車縣哈尼喀塔木鄉黨委書記王軍將一面繡有“油地是一家,救火如救命”的錦旗送到塔里木東河油田,以表示對4名救火勇士的謝意和祝福。
奏響連心曲,魚水情更深。多年來,東河油田不斷完善共建機制,真誠幫助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油地、民族之間的深情之酒越釀越濃,越釀越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