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種能源。汽油、煤油和天然氣等石油衍生物的使用及其非能源的產品如瀝青和許多石油化工產品。從18世紀起有了驚人的增長。石油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之一,有相當的工業部門以多種方式同石油和石油產品的生產、運輸、市場貿易以及使用聯系在一起。利用石油制造的各種產品繁多,約有二千余種,許多日常用品,如人們穿的一些衣服,都是用石油制造出來的。由于石油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使用,其需要量大幅度增加,石油成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的質,同時也是地球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石油含有天然氣、原油和一部分蠟質或固體半固體瀝青物質。石油的流體部分,包括從幾乎無色的輕質油至含有大量瀝青物質的黑色重油。石油中各種物質98%以下由碳氫化合物組成,含有較少量的其他有機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金屬元素。其他有機化合物包括氫、碳、氮、氧和硫。微量元素包括二十多種金屬,最主要是鎳和釩。
當1859年美國人狄拉克(Edwin L.Drake)在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Titusville)附近鉆出第一口石油井時,石油還沒有多少實際的用處。到那時為止,少得的自然滲出的油苗主要是用來加熱和點燈。后來,人們學會打井從地下提取石油(即天然狀態的流體石油),那時尋找石油主要是制成煤油,用以燃燒照明,取代早先使用的鯨油。在這些少量產品中,也有石蠟和潤滑油。進入20世紀后,隨著內燃機的發明,需要使用汽油去開動汽車,汽油成為從原油中提煉的一種最重要的物質。
由于需要的不斷增加,汽油在數量上成為石油的十分重要的產品,原油的將近45%被煉成汽油,其余的大部分和全部的天然氣也都用作燃料。天然氣和石油的較輕的液態部分(即液化石油氣)主要被用于加熱。那些輕汽油可用作噴氣機的燃料,粗柴油可用作柴油機、屋內火爐的燃料以及在一些工業中使用;重油用于輪船、內燃機車和重工業方面。剩下10%的天然石油被用于制作潤滑油、石蠟、瀝青、焦油、石油化工產品和其他一些石油產品。近幾年來,石油化學工業日益成為重要的部門,生產出了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商品。
在絕大多數地質年代的各種不同條件下的巖層中,都找到了石油。人們對石油產狀進行仔細研究,揭露出石油的許多特有條件,而這些特有的條件則可作為勘探石油的依據。
石油的產出遍及全球。除南極洲以外,世界各洲都在開采石油。然而石油不是均勻分布的。世界上的石油上要產生在兩大油帶中。一個是長科迪勒拉區,北起于阿拉斯加到加拿大,經過美國的西海岸海灣區至委內瑞拉,再往南美洲廣大區域直至阿根廷。另一個油帶是特提斯區,它自西向東延伸,從地中海經過中東至印度尼西亞。這兩大石油帶為世界兩個最大的地槽區。地槽是一個巨大的海槽,長度也許幾百以至幾千英里。地槽的周圍是上升區。有的地糟包含一個外帶,其地層是由沉積和火山堆積組成,厚度可達五萬英尺;地槽的內帶由較薄的沉積巖組成,沒有火山噴出物。還有一些較薄的沉積層叫大陸架沉積,厚度不過幾百以至上千英尺,位于大陸和地槽內帶沉積的邊級。大多數的石油埋藏在大陸架和地槽內帶地區。當然,在其他地區也有豐富的石油沉積,但主要是產生這兩個巨大的地槽帶中。
我國也是世界上的重要產油國之一,按李四光先生的理論,中國石油主要分布在新華夏系四個沉降帶中(如大慶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