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在混油濃度≤10%的泥漿浸泡下,巖屑受污染的程度很小。
⑵當混油濃度達到15%時,巖屑污染就變得十分明顯,如粉砂巖的Pg值從未浸泡時的0.35mg/g增加到1.42mg/g,數值增大了3.06倍,很有可能誤判為真油氣顯示。
⑶在混油濃度一定的情況下,巖石滲透性越好、越疏松,越容易被污染;巖石滲透性越差、越致密,污染程度越小。
2. 混油泥漿對氣測烴組分的影響程度
根據對L31井等23口井次混油泥漿對烴組分的影響情況統計。結果表明:
⑴混油泥漿對烴組分的影響井段(指混油后烴組分降至0.01%時的井深與混油時的井深之差),主要集中在60-100m。
⑵由于巖石可鉆性、鉆頭性能及所混原油性質等很多因素千差萬別,致使所混原油對烴組分的影響井段長短不一。
三、真假油氣顯示識別方法
1. 氣測錄井識別真假油氣顯示方法
(1)烴組分與泥漿混油濃度的關系
通過對不同混油濃度的泥漿,室內做全脫分析,結果表明:
①隨著泥漿混油濃度的增加,烴組分含量逐漸增加。
②隨著泥漿混油濃度的增加,輕烴組分(C1、C2)含量增加幅度較小,重烴組分 (C3、C4) 含量增加幅度較大。
(2)氣測錄井識別真假油氣顯示方法
①對應關系:真顯示一般鉆時、Dcs指數較低,巖性為粉砂巖;假顯示主要與混油的井段有關,而與鉆時、Dcs指數及巖性沒有對應關系。
②組分特征:真顯示C1、C2增加幅度較大,C3、C4增加幅度較小;假顯示C1、C2增加幅度較小,C3、C4增加幅度較大。
③變化趨勢:真顯示全烴及組分曲線一般是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異常厚度與油氣層厚度及流體性質有關;假顯示全烴及組分曲線一般是迅速上升、緩慢下降,持續井段較長。(3)氣測錄井消除假油氣顯示方法
①全烴:鉆井液混油或加入有機添加劑后,使全烴基值明顯增高,致使全烴異常值與基值的比值降低,所以在判斷異常時應適當降低比值標準。
②烴組分:首先應扣除基值,然后再計算烴組分的相對百分含量,以此來判別儲層流體性質。
③皮克斯勒圖版:由于混油或加入有機添加劑主要影響C3、C4,而對輕組分C1、C2影響很小,所以在使用皮克斯勒圖版判別流體性質時,應主要采用C1/C2的比值,而C1/C3、C1/C4的比值僅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