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地震勘探都是采用多次覆蓋觀測技術,也就是對地下進行很多次的重復觀測,少者幾次、幾十次,多者要上百次,甚至數(shù)百次。其目的就是為了削弱或壓制各種干擾波,增強我們需要的有效波。如何把對地下重復觀測這么多次的地震記錄疊加到一塊呢?這就是水平疊加處理要做的工作。
地面上不同位置的炮點激發(fā)出的地震波,傳到地下地層某點后,再反射到地面上位置不同的接收點接收。這樣,由于炮點到接收點的距離不同,接收到的時間也不同,也就是它們之間有了一個時間差,所以不能把這些接收道直接疊加在一起,為此必須先消除由于炮點到接收點距離不同而引起的時間差以后才能進行疊加。由此可見,水平疊加處理就是對地下某個點重復觀測多次的許許多多地震道經(jīng)過消除時間差、濾掉干擾波等處理以后疊加到一塊才得到這個點的水平疊加記錄,一個點一個點都這樣處理,直至把一條測線的所有點都處理完,才能最終得到能比較真實反映地下地層形態(tài)的這條測線的水平疊加剖面。將工區(qū)中所有地震勘探的測線都這樣處理便得到有多少條地震測線就有多少條水平疊加剖面,這些剖面是解釋工作最基礎最主要的地震資料。水平疊加處理是處理工作中必須做的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