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 王明偉 丁文正)長城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利用自主研制的側鉆井擴孔技術,8年來已實施各類側鉆井近500口,創產值4000余萬元,創效1000余萬元。
側鉆井擴孔技術已形成4個系列20多個品種的擴孔工具,獲國家專利8項,整體技術日臻成熟。
遼河油田作為全國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產基地,進入中后期以來,增儲、穩產形勢嚴峻。充分利用側鉆井延長油氣井使用壽命,是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但側鉆井固井質量差、生產壽命短,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根據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統一部署,長城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針對側鉆井環空間隙小、水泥環薄、尾管難以居中等難題,首次對側鉆小井眼環空間隙開展了理論研究,確定了側鉆井合理的環空間隙值;針對小井眼對合理環空間隙的要求,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微臺階擴孔工具。
微臺階擴孔工具工作穩定可靠、幅度隨意可調、安全性能高,目前已經開發了45/8英寸、6英寸、81/2英寸、121/4英寸4種型號、適應不同地層的孕鑲PDC刀片和工具系列,在延長側鉆井壽命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技術在遼河油田側鉆井中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8年來在已完成的近500口各類擴孔側鉆井中,擴孔一次成功率達到90%以上,所擴井眼連續平滑,施工井壽命明顯延長,產量明顯提高。
除在遼河油田推廣應用外,該技術還應用到了江蘇、山西、冀東等多個地區。其中,2005年首次與美國遠東能源公司和中聯煤公司合作,在山西壽陽地區煤層氣開發中成功進行了擴孔施工,開創了我國煤層氣井擴孔技術的先例,有效解決了煤層氣開發技術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6年首次在江蘇油田對漏失嚴重的玄武巖地層成功實施了滿足膨脹管堵漏要求的擴孔作業,為今后吐漏嚴重的多套壓力層系治理和超深井技術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需要實施的側鉆井越來越多。微臺階擴孔技術將不僅作為延長側鉆井壽命的有效手段,還將在其他開發井、煤層氣井以及套管補貼工程等擴孔領域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