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5日獲悉,一套提高地震資料品質和質量的“波動方程疊前深度偏移”軟件在東方物探投產使用。其主要發明者是東方物探一年前引進的國際知名地球物理學家戴南潯博士。這是東方物探通過招才引智促進技術升級的一個典型案例。
近年來,東方物探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物探行業知名品牌。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結構提出新的需求,引進高層次人才成為找油找氣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招才引智,可以使企業直接借鑒和吸收全球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經驗,實現技術和管理的跨越式進步。近年來,東方物探堅持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海外業務外籍雇員達到1.1萬多人,占國際業務總人數的80%以上。梁兼棟、黃旭日、李向陽、戴南潯是國務院“千人計劃” 中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也是國際知名地球物理學家。2009年,這些專家被引進東方物探后,實現當年引進人才當年出科研成果。
東方物探以科研項目為紐帶,與11個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所建立聯合研究機制。以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為平臺,吸引3名高水平相關專家,開展油藏地球物理研究。在國際先進物探技術會聚區建立休斯敦研發中心,引進2名國際科研領域領軍人才,組成高水平研發團隊,加強深度域成像和海洋資料處理等關鍵技術引進與研發。
與此同時,東方物探按照人才成長規律,著力培育創新環境,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在國內建立2個培訓基地,在海外建立6個培訓基地。在此基礎上,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建立完善以業績貢獻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激勵政策,對在油氣勘探技術攻關、科技研發、集成創新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實行重獎。
創新人才機制一直是東方物探人才興企戰略的重中之重。目前,東方物探建立包括工程院院士以及集團公司專家、科技帶頭人在內5500人的科技人才隊伍,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先后完成公司級以上科研項目214個,形成以PAI技術為代表的物探技術群。
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東方物探實現由單一陸上勘探向海洋及物探全領域服務的轉變,2009年綜合實力躍居全球物探行業第三。同時,找油找氣服務保障能力持續提升。近3年,東方物探在集團公司國內油氣勘探重要發現中參與率90%以上,海外重大油氣發現參與率保持100%,連續5年榮獲集團公司“油氣勘探發現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