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農村污水處理方法的工藝、特點及經濟適用性,指出農村地區應根據不 同地形、氣候、水量、經濟水平等情況,選擇適用的經濟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污水處理;經濟實用性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村地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與 城市相比,由于底子薄、基礎差,環境安全隱患與問題突出,尤其 是鄉村聚居點生活污水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2002 年統計結果表明,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就達320.5萬t,造 成河流、水塘污染,影響村民居住環境,嚴重威脅農民的身體健 康。農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不僅是農村水源地潛在的安 全隱患,還會加劇淡水資源的危機,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 障,危害農民的生存發展。
1目前適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方法
1.1高效藻類塘
高效藻類塘(highrate algae pond,hrap)是由美國加州大 學伯克利分校oswald教授提出并發展的,試驗流程見圖1。工藝 高效藻類塘技術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如以色列、摩洛 哥、法國、美國、南非、巴西、比利時、德國、新西蘭等,而我國還停 留在實驗研究階段。同濟大學對高效藻類塘處理太湖地區農村 生活污水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 的水質受季節影響變化較大,秋、冬季的有機物濃度較夏季高3 倍~4倍;高效藻類塘內存在的菌藻共生體系,使塘內溶解氧濃度 較高(保持好氧狀態),而ph值則存在周期性變化;對cod的平 均去除率可達70%,氨氮主要通過硝化作用去除,去除率>90%, 磷酸鹽主要通過沉淀作用去除,去除率為50%。李旭東等采用高 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codcr的平均去除 率在70%以上,氨氮(nh3及tn)的平均去除率高達93%,磷的平均去除率為55%;陳鵬采用高效藻類塘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取得了穩定的處理效果:codcr,bod5,nh3,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 分別達到75%,60%,91.6%和50%。
高效藻類塘與傳統穩定塘相比,既有運行成本低、維護管理 簡單等優點,又克服了傳統穩定塘停留時間過長、占地面積大等 缺點,在處理農村及小城鎮污水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 已在太湖地區建立了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 水的實驗研究。
1.2生物濾池
![]() |
![]() |
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一個相對較新的 水處理工藝,已在歐美和日本廣為應用,在我國的研究規模也日 益擴大。其最大的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 省了后續沉淀池,厭氧水解—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系統集初沉 池、曝氣池、污泥回流設施以及供氧設施等于一身,大大簡化了 污水處理流程。該工藝運行管理十分方便,并能承受較強的沖擊 負荷,對于我國的農村污水處理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有關研究 表明,厭氧酸化—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系統的cod去除率高達75%~85%,bod去除率高達85%~95%,ss去除率高達85%~ 95%。生物濾池工藝流程見圖2。
1.3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態系統內多級生物的稀釋降解作 用來去除或削減水中污染物的方法。歐美國家廣泛采用人工濕 地系統處理村鎮地區及小型社區的污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人 工濕地作為一種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具有投資和運行費用 低、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水生植物有一定經濟價值等諸多優點。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主要是潛 流人工濕地。人工濕地處理工藝流程圖見圖3。
![]() |
![]() |
清華大學劉超翔等采用表面流和潛流式兩種人工復合生態 床對滇池地區低濃度農村污水進行的處理試驗結果表明,在高水 力負荷(30 cm/d)條件下,潛流式床體對cod,tn,nh+4-n和tp 的去除率分別為70.6%,60.6%,80.9%和66.0%,表面流床體則分 別為63.1%,61.2%,90.2%和60.2%。
1.4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生活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懸浮物沉降下來 成為污泥,污泥通過一定時間的自然發酵,有機物得到降解。工 藝流程見圖4。浙江大學沈東升等采用內充空心球狀填料的地下 厭氧管道式或折流式反應器為處理設備,經過小試、中試及實際 應用,結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時間1天及常溫條件下,uuar對農 村生活污水中cod,bod5,ss,tn,tp和大腸菌群、細菌總數及 蛔蟲卵的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66%~68.3%,70%~76.8%,80%~ 90.2%,18%~23.0%,33%~35.2%,95%~99.8%,37%~82.9%和 78.7%~100%,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1.5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新型生活污水厭氧凈化池(或稱城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是一種小型分散化污水處理裝置。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在化 糞池和沼氣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解決了化糞池處理效果差、 沉積污泥多、沼氣池沼氣回收率低的弊端,其工藝流程見圖5。
![]() |
![]() |
1.6地下土壤滲濾系統
該系統將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構造的滲濾溝中, 污染物通過物理、化學、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得到處 理和凈化。該技術對懸浮物、有機物、氨氮、總磷和大腸桿菌的去 除率均較高,一般可達70%~90%,污水土地處理技術對bod, cod、氨氮、總氮和總磷有著較高的去除率,并且投資省,運行費 用低,管理簡單,維護方便,有凈化污水、美化綠化環境和節約水 資源的綜合效果,適用于我國中部地區廣大農村的污水處理。工 藝流程見圖6。清華大學在2000年科技部重大專項中,首先在農 村地區推廣應用地下土壤滲濾系統,取得了良好效果:對生活污 水中的有機物和氮、磷等均具有較高的去除率和穩定性,codcr, bod5,nh3,tn和tp的去除率分別大于80%,90%,90%和98%。 地下土壤滲濾法在我國日益受到重視。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 “八五“”九五”期間的研究表明,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利用地下 土壤滲濾法處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夠作為中水回用。
2 各種處理方法的比較及優缺點
2.1高效藻類塘
高效藻類塘較傳統的穩定塘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建設 容易,維護簡便,基建投資少,運行費用低;bod5,nh+4-n和病原 體去除效率高。但是它易受溫度和ph等環境因素影響。
2.2生物濾池
baf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耐低溫,無污泥膨脹,可避免微生 物流失,保持較高的微生物量,日常運行管理簡單,處理效果穩 定。工藝簡單,基建費用低,受氣溫影響小。由于baf為半封閉或 全封閉構筑物,其生化反應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小,因此適合于北 方寒冷地區。
2.3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污水具有一系列的顯著優點,適合不同 的處理規模,基建費用低廉,處理構筑物由各種天然生態系統或 經簡單修建而成,沒有復雜的機械設備,易于運行維護與管理。 表面流人工濕地成熟期短,只需要3個月~4個月。表面流人工 濕地通常是利用天然沼澤、廢棄河道等洼地改造而成,因而其建 設費用較低,根據當地地形落差采用合建式污水處理系統,池體 采用磚混結構,可減小占地面積,節約成本。
2.4無動力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uuar無日常運行費用,適宜于農村生活污水的分散處理。 反應系統對大水量沖擊敏感,暴雨對其的影響極大,北方建設項 目需要考慮防凍,增加投資成本。
2.5凈化沼氣池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在化糞池和沼氣池的基礎上發展起 來的,克服了化糞池處理效果差、沉積污泥多、沼氣池沼氣回收 率低的弊端。
2.6土壤滲濾系統污水處理工藝
該技術利用土壤的自然凈化能力,具有基建投資低、運行費 用低、操作管理簡便等優點,而且還能夠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資源,把污水處理與綠化相結合,美化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特別 適合中國國情。
參考文獻
[1]李旭東,周琪,黃翔峰,等.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 村生活污水[j].水處理技術,2006,32(6):61-64.
[2]chang w s,hong s w,park j.effect of zeolite media for the treatment of textile wastewater in a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j]. process biochemistry,2002(37):693-698.
[3]楊建,吳一凡.厭氧水解—高負荷生物濾池處理城鎮污水的 中試研究[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0,13(6):26-29.
[4]沈東升,賀永華,馮華軍,等.農村生活污水地埋式無動力厭 氧處理技術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7):111-115.
[5]劉豪,劉貴毅,關衛省,等.人工濕地系統在我國中小城鎮污 水處理中的應用[j].環境衛生工程,2006,14(2):32-34. 作者: 張京震,劉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