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湖,在我國內陸湖泊中,其水質僅次于青海湖。然而,由于地處武漢、鄂州、黃石、咸寧四地之間,如何平衡地區利益,更好地保護梁子湖,一直備受關注。
保護刻不容緩
梁子湖因其動植物的多樣性與完整性,被專家學者稱為“化石型湖泊”、“物種基因庫”和“鳥類樂園”。
但是,當前梁子湖水生態環境不容樂觀。李長安說,農業面源污染、東梁子湖流域工業廢水污染、西梁子湖流域水產養殖污染、沿湖周邊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旅游形成的生活污染等種種因素疊加,使梁子湖濕地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降低了湖體自凈能力。梁子湖的保護,已是刻不容緩。
打破區劃界限
2007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梁子湖環境保護;環保部門組織沿湖4地區武漢、黃石、鄂州、咸寧,簽署了《保護梁子湖協議》。
“因各方利益,協議成了表面文章。”李長安遺憾地說,調查中發現,梁子湖所涉地區,雖然都劃定了各自開發紅線,但紅線劃定存在隨意性與人為因素。有的地方為了發展養殖,就會把一些湖汊劃在紅線之外。
李長安表示,打破現有區劃體制,以管理區統一管理,應該是破解梁子湖流域保護難題的明智選擇。
打造城市圈名片
要保護,也要發展。李長安認為,梁子湖流域必須創新發展模式,探索濕地生態經濟發展新路:申報梁子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建濕地公園,打造濕地生態旅游品牌,并依法劃出限于保護和研究的特殊保護區域;設立流域無公害農業基地,使之成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的一個亮點、一張名片。
記者自省環保廳了解到,梁子湖的功能定位是“保護第一,合理開發”。梁子湖流域有望成為我省首批區域限批與生態補償試點的區域。屆時,梁子湖流域的水域、岸線和梁子島群,將不再批準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項目,從而引導該流域發展生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