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前媒體關注最多的“為不可降解餐具正名”不同,在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看來,本次新國家標準同樣也是在為“可降解”正名。他表示,過去為了治理“白色污染”,國家大力推行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出發點沒錯,但是實施過程中被一些企業鉆了空子。”
????據悉,現在市面上所謂的“可降解”餐具,很多都是“半降解”甚至是“假降解”。有的“可降解”需要特定的環境和一年左右的時間,有的“可降解”只能做到從大分子降解成小分子,“但本質上依然是塑料”。新國家標準要求,凡是標注“可降解”,就必須做到“全降解”,即在自然界如土壤或沙土等條件下,由自然界存在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等物質?!斑@樣可以杜絕假冒,純潔市場,有利于執法,最終有利于整個可降解塑料行業的發展。”翁云宣如是說。
????記者了解到,在新國家標準實施之前,我國關于一次性餐飲具的標準僅有1999年制定實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條件》,而其對于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飲具并未進行規范。因此,長期以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飲具一直處在“無標可循”的尷尬境地。而事實上,由于一次性可降解餐盒價格偏高,再加之可降解塑料產量有限,如今市面上占主流的依然是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飲具。
????在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唐賽珍看來,應該用更科學更客觀的眼光來看待“降解”問題?!翱山到狻辈⒉灰欢ň鸵馕吨?a href="http://www.hntv520.com" title="環保" target="_blank">環保,而“不可降解”也絕非“白色污染”的唯一源頭。她認為,要解決一次性餐飲具的污染問題,加強管理比“降解”更為重要?!敖到庑枰獣r間,需要環境,更需要管理。如果不對一次性餐飲具進行統一的回收管理,即使全是‘可降解’,也會造成污染?!?
????作為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的前任秘書長,唐賽珍曾經聯合多位專家向政府建議,對一次性餐飲具進行回收管理。她認為,即便是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飲具,如果管理得好,完全可以做到回收再利用成為再生塑料粒子,可制成各種建材、空調過濾網、電視機外殼、雨衣紐扣、鞋底鞋跟、辦公文具等,這樣既減少了污染又提高資源使用率。尤其是在我國降解塑料產業發展尚不成熟的今天,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降解”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如何回收管理,唐賽珍建議沿用在上海等地曾獲得成功的“三分錢工程”,由管理部門向生產一次性塑料飯盒的廠家收取污染治理費,每個3分錢,作為回收利用的經費。其中,1分錢是支付給回收者的勞務費,其他作為運輸、管理和處置的補貼?!爸灰欣麧櫍匀挥腥藖碜鲞@個事情。只要有人收,接下來的工作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