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奮 通訊員 雍玥
本報訊 杭州市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暨先進表彰大會昨天舉行。
會上,授予上城區湖濱街道東平巷社區等30家單位為杭州市“三八紅旗集體”;授予上城區就業管理服務處黃春燕等100人為杭州市“三八紅旗手”。
受表彰的“三八紅旗手”中,1984年出生的王媛媛,格外引人注目。
這個看起來溫婉清秀的姑娘,是余杭區第一殯儀館的火化工,還是目前全國最年輕的女性火化組組長。
王媛媛是江蘇徐州人,2006年畢業于湖南長沙民政學院殯儀系,當時,這是國內惟一的殯葬專業。
小姑娘選擇和“死亡”打交道的殯葬專業,主要是因為奶奶。
王媛媛讀高中時,奶奶過世,她想到火葬場送奶奶最后一程,可老家的習俗是:未成家的女孩不能去火葬場。這件事深深觸痛了她,也改變了她對死亡的認識。
進了殯儀系才知道,這個專業,除了要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火化機、冷凍機的操作,還有更多東西要學。
比如要練書法,用來幫死者家屬寫挽聯;要學插花,遺體鮮花陪伴是殯儀之一;要學做司儀,必要時主持遺體告別儀式;要學給死者美容甚至整容,盡最大努力慰藉死者家屬。
鮮為人知的是,冷門的殯葬專業,就業形勢卻非常好。“我們這一屆,共5個班,絕大多數人都進了全國各地的民政系統工作。我自己就是余杭到我們學校來招聘時把我選中的。”王媛媛說。
每天8:00-10:30、13:00-14:30,是王媛媛最忙的時候,要接尸、整容、火化、發骨灰等。
她曾為遭遇車禍被碾成三截的年輕女孩整容,想盡一切辦法恢復原貌;也曾在整理骨灰時,發現一只金戒指,立即歸還家屬……出色的成績,令她當選去年“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
“我們這個行業,最大的煩惱就是和外界接觸太少。我們會遵循一些不成文的規定,不主動去人家家里,去了也不碰人家的東西,不先伸手和別人握手,不給別人夾菜……連婚姻都大多是‘內部解決’的,這方面我算是很幸運的。”王媛媛說,以前她很“宅”,老公也是相親認識的。當然現在外向多了,她已經是一個3歲男孩的媽媽了。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仲燦等領導參加了本次大會。
張仲燦祝全市婦女節日快樂。他說,全市廣大婦女群眾努力發揮聰明才智,積極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潮流,開拓創新、勇于進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廣大婦女要勇做奮發有為、倡導文明、勤奮學習的新女性。各級婦聯組織要切實把廣大婦女群眾的利益代表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大限度地把我市廣大婦女群眾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帶領廣大婦女群眾,為打造東方品質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