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日光照明“燈”
2011國際循博會昨日在蓉啟幕
一根直徑幾百毫米的管道,把太陽的光熱吸收消化,然后引入室內為整個臥室照明,這樣的場景你見過嗎?昨天,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歐中聯合商會共同主辦的2011中國(成都)國際循環經濟產業博覽會在蓉開幕,讓曾在奧運會、世博會、神八航天指揮中心等現場運用的“不用電的‘燈’”等多個“節能寶貝”出盡風頭。
據成都市博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博覽會匯集了“風能”、“太陽能”、“新能
源”“環保技術”等上千項中外循環經濟領域先進技術、產品集中亮相。在200家參展企業中,不乏中國國電、中國南車、東方電氣、飛利浦等循環經濟知名領軍企業,許多企業帶來的“節能寶貝”還是首次出現在西部市場。
在循博會成都市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以及四川“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論壇暨循環經濟項目簽約儀式上,成都市一舉與國內外環保產業巨頭簽下一攬子合作項目,簽約總金額超過60億元。
圍觀不用電的“燈”
展館現場幾款超薄的金屬管道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圍觀。原來這就是“傳說”中不用電的“燈”。中節能索樂圖展位有關負責人介紹,這種“管道式日光照明裝置”屬于無電照明系統,包括采光罩、導光管、漫射器三部分。該負責人稱,根據測算,一套管道直徑為550毫米的照明裝置使用一年(平均每天8小時)的節電量,相當于減少使用一盞1096瓦的燈。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這樣的裝置用在工業領域售價為5000元—3萬元不等,而家用的一套售價約兩三千元。
展示電動公交之“心”
昨日的循博會上,針對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眾多富含高新科技元素的“環保技術實例展示”也同樣引人矚目。成都市民熟悉的純電動公交車的“充電器”也被搬進會場,現場展示發電。
一個身高2.5米的“黑箱子”,又名“光伏并網逆變器”,正是發電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來自艾默生網絡能源的專家張揚介紹說,目前這一技術已應用在成都石羊場公交車站,預計到明年,成都將再建4—5個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華西都市報記者王曉鷗攝影報道
微博推薦 | 今日微博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