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志彥 通訊員 楊珍瑩)新能源產業正日益發展成為浦東重點產業中的新生力量。5月初,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在浦東集中開工新能源產業項目,共投資27億元。根據浦東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到2015年,新能源產值將達到600億元左右,形成擁有核心技術的新能源產業高地。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紛紛落地,浦東產業格局悄然發生了變化。據有關部門統計,浦東新能源產業去年產值達38.36億元,同比增長66%,居各高新技術產業首位,占全市比重也達到16%。新能源產業與以往熱門產業——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看齊,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上海理想能源設備公司的發展歷程,是浦東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縮影。落戶浦東僅兩年,迅速壯大并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半年前,中國首臺代表國際尖端水平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關鍵生產設備——等離子體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設備成功下線,預計售價至少50億元。5月初,公司又宣布將建占地300畝的新廠房,公司總裁錢學煜表示:“新廠房建成后,公司將得到更好地發展,預計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
根據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浦東將抓住世界新能源發展的機遇,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南匯工業園區和臨港產業區等,引進龍頭型企業,大力發展大容量風力發電機組、控制系統及關鍵零部件,太陽能電池及關鍵生產設備等,填補技術、市場空白。
而在浦東的悉心培育下,一批新興企業正在崛起,目標直指行業領頭羊。據了解,目前國內使用的鋰電池隔離膜80%從國外進口,價格在每平方米15元至60元不等。根據統計,去年國內市場需求在5億平方米左右,這就相當于至少60億元的資金流向海外,且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內資企業,此次在南匯工業園區投入5億元人民幣,引進國外最先進的濕法隔離膜生產設備,該生產線將成為國內第一條采用濕法工藝生產鋰電池隔離膜的生產線。
“國內企業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翔表示,此次選擇在浦東落戶,就是看中了這里的投資環境和人才優勢。據悉,恩捷公司將逐步在IT、電動車用隔離膜等領域進行探索,率先形成年產9000萬平方米的產能,隨著5條生產線全部上馬,預計年產能將達到1.5億平方米,初期年產值將達到1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