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家幫你搞環保,人家還要付你錢,這可不是天方夜譚,昨天,浙江啟動第一批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做的就是這等美差。
原來,聯合國簽署的《京都議定書》,給發達國家定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減排任務,而他們國內減排已經做得比較好,于是,便跑到發展中國家完成減排任務,由他們出技術、資金,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減排目標,國際上俗稱“碳市交易”。“浙江企業能 爭取到cdm項目,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可獲得額外的收益,使企業負擔的環保義務變成可出售的商品。”省科技廳社發處張處長說。
杭州天遠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何偉軍算了一筆賬:現在該公司已投資2000萬建設垃圾填埋氣發電廠,一旦爭取到cdm項目,一年還可減排二氧化碳8萬噸左右,拿到國際碳市上交易,可賣到6~8個歐元/噸,還有50萬歐元好賺。
省化工研究院院長助理魏優昌說,加入cdm項目,其實也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共同承擔減排溫室氣體的任務。(記者劉徽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