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面停止建設這些高污染項目,才能還國人一片碧水藍天。”一位自稱是絕對環保主義者的人士在網上發帖說。
然而,如此偏激的說法顯然并不切實際。
“這次環保風暴的最大作用將是使我國石化業的產業布局得到調整。”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大規模的環保清查行動無疑會遏止自2001年以來各地上馬化工園區的熱潮。從目前的情況看,內陸一些大型石化、化工項目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有些項目可能將面臨整改成本過高,甚至整改無法過關的結局。但環保清查行動決不會抑制我國石化、化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勢頭,畢竟我國石化、化工產品的對外依存度還很高,且需求增長還很迅速。”
沿海、沿江兩重天
“由于我們在進行項目設計時已經詳細考慮了環保因素,因此這次清查行動不會對我們的項目建設進程產生影響。”2月9日,就“環保風暴”的影響,上海石化安全環保部部長胡統理對本報記者說。
據胡介紹,在國家環保總局計劃清查及國家環保總局委托地方環保局清查的127個石化項目名單中,上海石化屬下的3個項目都是已經通過了環評,準備進行技術改造擴建或仍處待建階段的項目。在這3個項目原來的環評方案中就已考慮到環保問題,并設計了危機處理預案、設置了相應的應急處理設施。因此,此次只需對原有預案進行補充和設備調整即可。
對此說法,受環保總局委托負責上海石化項目清查工作的上海市環保局監督處孫志良予以認同。
“由于上海石化廠址臨海(杭州灣),經處理后的工業用水直接入海,不威脅水源以及重要漁業水域,不處在環境敏感區域。而且,上海石化的污水處理場具有18萬噸處理能力,目前只使用了14萬噸,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剩余的4萬噸污水處理池完全可以作為應急事故池使用,因此基本不可能發生去年吉化污染那樣的重大環保事故。”孫志良說。
孫透露,上海其他幾個待清查的石化項目與上海石化的項目情況大致相同,此次環保檢查不會對這批項目產生大的影響。
與上海比起來,鄰近的江蘇省環保局一位官員對記者說:“我們正在清查中,具體情況待總局批準后才能公布。”這位官員承認,現在壓力很大。
由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主辦的“江蘇化工網”對當地化工園區有這樣的介紹:江蘇位于長江中下游,兩岸陸域平坦開闊,被譽為“黃金水道”中的“黃金水岸”,這為發展石油和化學工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沿江建設化工園區帶來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目前我省有國家級化工園區4家、省級化工園區6家,另有市級化工園區近30家……其中北岸化工園區多處于起步創業階段。”
中石化咨詢公司一位專家認為,自2000年我國進入重化工時代以來,為了發展本地經濟,提高gdp生產總值,沿江各省蜂擁上馬化工園區,江蘇現象并不鮮見。
“石化、化工行業本身就是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純粹從環保角度考慮施行一刀切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就應考慮集中發展,這樣既可以發揮規模優勢,又便于集中治污。”該專家認為,由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升高,石化產業向沿海地區集中是大勢所趨,因此應該抑制甚至下馬一批沿江、內陸石化、化工項目,大力發展沿海石化產業,同時搞好相應的配套環保項目。”
環保大計pk地方發展
“此次被列入清查名單的很多項目都是乙烯項目,這是因為石化行業是以乙烯為龍頭向下游延伸的,各地為了本地石化工業紛紛將招商引資的目標鎖定在乙烯項目。”北京化工大學一位研究石化宏觀發展的教授分析道。
“可是乙烯項目不但需要石腦油為原料,更是耗水大戶,那些中西部內陸省份水源匱乏,但為了提高本地的gdp,竟大力發展乙烯工業,或pta等下游產業。”
據了解,我國現有的乙烯生產能力為600.5萬噸/年,即便加上目前正進行擴能改造的產能,也不過1112萬噸/年。有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乙烯年需求量達到1500萬噸,國內產能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50%左右。而有關分析認為,一個地區上馬乙烯項目將對整個地區的下游產業產生極大的拉動作用。有關專業機構曾做過測算,乙烯項目對下游產業的拉動效應是1∶50。 [page]
正是因為國內旺盛的需求和高企的對外依存度刺激了各地政府上馬石化項目的沖動。
“我們也知道石化項目的污染危險及對水資源的耗費,但在發展當地經濟、盡快讓百姓們富起來這一命題面前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一位西部省份主管工業的高級官員感慨道。
這個西部省份的幾個化工項目此次也在待清查之列。
談到該省上榜的乙烯項目,上述官員說:“這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項目,我們省里原計劃圍繞這一項目上馬一批子項目,目前看來這一切只有等到乙烯項目的結論出來后才能繼續。對于乙烯項目的環保審查,省里將配合中石油積極整改,但我們不希望項目進程因為此次事件受到影響。”
談到如何應對此次“環保風暴”,他回答道:“我們會找到兩者的平衡點。”
對此,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的回答是:“原則上說,對選址敏感的特大企業,一律暫緩審批;對已經審批過的選址敏感企業,要重新進行風險排查。”
據上述那位
“中石化一直推行沿海發展戰略,應該說受此次環保風暴的影響會相對較小些。而中石油的項目更多在分布內陸地區,因此情況會更加復雜一些。從目前的情況看,內陸一些大型石化、化工項目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有些項目可能將面臨整改成本過高,甚至整改無法過關的結局。”這位官員分析說。
而三大公司相關機構均拒絕透露公司將對待清查項目如何進行整改。上述那位中石化咨詢公司專家也以不知情為由稱:“有些因為地方因素上馬的項目也許逃脫不了這一輪調整的壓力,但僅僅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