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篇沈城之水渾河來
缺水嚴重的北方城市——沈陽要建設“水城”,很多人提出質疑:且不說目標能不能實現,單說水源從哪來?
“水面面積將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一倍,達到4564.1公頃,水面面積率由現在的4.68% 提高到10.03%。現狀與目標相比,沈陽面臨的挑戰可想而知。”談到“水城計劃”,環保部門有關人士壓力重重。但他認為,實現“水城計劃”,沈陽還是成竹在胸的。
根據沈陽市水資源狀況,城市水系水源的補水主要為渾河過流補水、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地下水回補和降水補水等4個渠道。未來五年內,這4個補水“大戶”,預計可為沈陽補給水量4815.5萬立方米,完全達到沈陽“水城計劃”的目標:水面積4564.1公頃,水面面積率10.03%。
八成水源渾河來
在規劃補給水量中,由渾河過流補水的水量約為4126.6萬立方米,占86%,是沈陽市水系的主要水源。如何增大渾河徑流對城內水系的補給?環保專家認為主要有兩個途徑,一要增加大伙房水庫的放流,二要在河流中修筑攔河壩,從而增加蓄水量。“由渾河補水的水體,若要保持水面面積,就需要將上游的下伯官、渾北及干河子攔河壩進行改造,將蓄水量提高到1400萬立方米。”相關專家介紹。
中水讓城市“血液”20天一換
另外,通過中水回用及雨水徑流補給,每年可為沈城注入488.9萬立方米的新鮮“血液”,占補給總量的10%左右。
“到2010年,沈陽市中水回用量將達到51.5萬立方米/日,如果將其中的25萬立方米/日用于補充水體水量,那么,沈城水源可在20天內完成一次‘大換血’。”談到中水補給城市水源,環保部門有關人士這樣表示。
雨水是一種最根本、最直接、最經濟的水資源,而沈城的地形是東北高、西南低,排水管網比較完善,因此可以說,沈陽具備雨水開發利用的基本條件。
城市雨水資源化,是一種復雜的水資源開發應用系統,首先要充分利用淺水型濕地進行雨水收集,改造雨水收集系統,增加雨水收集范圍,例如在大型居住區、廠區、學校等處要修建小型水體,儲存雨水,在靠近河渠的地方建設降水儲存沉降池,擴大儲存降水的能力及對降水的凈化。同時要增強城市地面雨水的滲透能力,利用低洼地、人行道和休閑區鋪設草皮、磚等透水材料,增加城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對地下水的補充能力。
有關人士估計,按照沈陽市每年平均降水566毫米計算,折合水量73.47億噸,到2010年利用5%,每年可提供水量就達3.67億噸左右。
地下水補水204萬立方米
“由地下水補水的水體,全部位于地下水含量非常豐富的地區。”環保部門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補水水源完全可以解決。并且地下水補水水體的水量損失主要是蒸發損失,如果將湖水水體附近的雨水引入湖內,也可補充損失的蒸發量。
據粗略估計,地下水回補的水量可以達到204萬立方米,占城市補水的4%。記者 王術
效益篇“水城”創造25億元經濟效益
記者了解到,為了實現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目標,到2010年,全市需要實施河流綜合整治等項目將有五大類36個,估算規劃總投資20.3億元。
有人說:“這是個‘無底洞’,錢扔進去就再也回不來了。”那么,“水城計劃”究竟是不是“無底洞”?它會給沈城帶來哪些好處?“沈陽市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實施,將大大改善地表水質、河流生態環境、生態景觀環境、人居環境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娛樂休閑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減少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等。”沈陽市環保局有關專家表示,這是眾所周知的好處。
另據生態專家粗略計算,沈陽市由于人體健康損失、資源利用損失、資源價值減少量損失等水污染造成的總損失每年約為25億元。以在沒有實施規劃情況下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作為規劃的經濟效益,沈陽市水生態保護規劃經濟效益的估算值,至少約為25億元。記者 王術